返回二百八十章 被玉堆满的内棺(2 / 2)  满级考古大师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说的“祖宗之法不可易”,而通常的“祖宗之法”都是指周礼。

    而老子,却是认为,当下的社会,自然要寻求当下的法度来治理,要以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可以看出,这古本和今本之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理念了。

    众所周知,孔子的志向,是复兴所谓的三代之制,恢复井田制度。

    简单的说,孔子这人是非常崇古的,觉得祖先做的一切决定,制定的一切制度都是正确的,后人都不应该改动,而是应该恢复古制。

    这也是后来儒家最重要的一个理念。

    这才有所谓的“祖宗之法不可易”,才会自汉代之后,历来朝代都再难出现如战国时的变法之时。

    要说战国变法是因为乱战的原因。

    那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乃至两宋的时候,各国面临的威胁就不大吗?

    甚至面临的威胁,比战国时期还要严重!

    但是当时把持朝政的儒家,却从来没有想过变法,更没有想过革新,依旧是抱着老一套,哪怕死都无所谓。

    可见,儒家对所谓的“传统制度”的维护有多执念。

    而老子自然是不吃这一套的,但是老子早就死了,后来人自然可以随便删改他的着作。

    当时把持着华夏“道统”的儒家,自然是掌握了学术解释权。

    然后他们就将老子的学说,也整的符合儒家理念了。

    诸如此类的情况,在短短五千多言的《道德经》中,可还有很多的,都是改了一个字,然后意思就南辕北辙了。

    而两种版本,哪种可信度更高?

    那无疑是古版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