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百零九章 神秘的古蜀国(2 / 2)  满级考古大师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迤而下,具推断可能为古神话传说中扶桑树。

    世界上最早的金杖,长142厘米,直径2.3厘米,重700多克,上有刻划的人头、鱼鸟纹饰。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通高262厘米,重逾180千克,被称为铜像之王。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高64.5厘米,两耳间相距138.5厘米。

    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面具,达50多件。

    这些都是三星堆出土的世界级的重量考古文物!

    并且这些文物,都是独立在古蜀国地区,自己发源出来的风格和文化,并非是受到夏商乃至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影响而发展出来的!

    在三星堆遗址发现之前,「蜀」字最早发现于商代的甲骨文中。

    据记载武王伐纣时蜀人曾经相助。

    但关于蜀国的历史在先秦文献中一直没有详细记载。

    直到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中才记载了关于蜀国的历史和传说。

    关于蜀国历史最著名的诗句是李白在《蜀道难》中所写:「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也就是说,在中原文化中,有记载的「蜀国」,最早也就只能追溯到商代中晚期。

    而三星堆的发现,完全推翻了华夏人对「蜀国」的了解。

    商代中晚期时的「蜀国」,已经是三星堆文化中的晚期文化了。

    三星堆文化的灭亡时间,也就是差不多在商末周初。

    先秦时期的「蜀人」,是三星堆文化灭亡之后,蜀地继承了三星堆文化的后人!

    真正的「古蜀国」,被掩盖在了三星堆遗址的四期文化之下,正在等待后人揭开他们的面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