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两年前(1 / 3)  覆唐873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两年前,即咸通十二年正月初,剑南川东道,泸州,江安县,罗府。

    寄住在叔祖家的播州侯罗太汪正有些烦闷的和幕僚罗恒喝着酒:“老恒啊,我这个播州后现在可有些名不副实啊,你说我还有机会收复播州吗?”

    “侯爷放心,将来一定还会有机会的。”罗恒见状连忙安慰道:“现在时机不好,再等等吧。”

    罗太汪闻言仰头闷了一口酒后有些泄气的摇了摇头说道:“再不行,我恐怕得继续向朝廷请旨了。”

    “侯爷不可。”听到罗太汪的话,罗恒连忙劝道:“侯爷,如果您向朝廷请旨了,朝廷一定会派军前来,但依如今朝廷的形势,已然是无兵可派了,那就只有以利招募天下豪杰前来了,到了那时,这播州可就不是侯爷您说了算了。”

    罗太汪闻言先是眉头一皱,随即毫不在意的说道:“无所谓了,我只想在播州做一个安乐侯而已。”

    历史上的罗太汪在看不到收复播州的希望后,一面继续向朝廷请旨请求支援,一面则给太原的同族杨端写信求援,想利用杨端的力量去收复播州。

    但是,播州虽然被收复,可却没有落到罗太汪的手里,因为主导播州收复之战的杨端,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之所以答应罗太汪去收复播州,不是因为想替罗太汪收回播州,而是想着自己占据播州。

    由此,自播州收复的那刻起,杨氏就开始取代罗氏世袭播州地区,而后,唐廷也无力再替罗氏做主,为了让播州不至于反叛唐廷,唐朝也就被迫认可了杨氏对于播州的统治权,并授予杨氏播州刺史的世职。

    如此,自杨端开始,杨氏正式成为中原王朝所认可的播州的新主人,这就是播州杨氏土司。

    当然了,罗太汪对此似乎也没在意,唐朝灭亡后,罗氏便紧抱杨氏的大腿,成了播州地区的第二大土司,一直到明朝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时,罗氏土司才转投明廷,得了一个世袭卫指挥使的爵位。

    罗恒见状本想开口再劝些什么,但张了张嘴一时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正在这时,一个下人小跑着走了进来,躬身拱手禀报道:“侯爷,外面来了一个和尚,自称能解决您现在所急之事。”

    “和尚?”罗太汪闻言眉头一皱,疑惑的道:“他还说了什么?”

    “回侯爷,他还说他是什么明王降世,普度众生来了。”

    “是他!”听到下人的回答,罗恒顿时一惊。

    罗太汪见状颇为不解的问道:“怎么?老恒认识?”

    “不认识。”罗恒闻言摇了摇头,道:“不过,这个名头我倒是听过不少了。”

    顿了顿,罗恒便解释道:“不瞒王爷,从去年开始民间有一个传闻,说是资州铁山的一个庙里有神仙下凡了,能起死回生,救民于水火,短短一年,蜀地到处都是狂热的信众,不但有流民,就连一些士人地主都成了他的信众。”

    罗太汪闻言顿时震惊的问道:“此事当真?”

    “怕是不假。”罗恒见状点了点头,道:“我当初在听说这件事时,也曾派人前去铁山打探过,现场的痕迹不像是假的,另外,那人起死回生的事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做的,当时很多人都亲眼见到了。”

    “只是那人一直行踪不定,外人很难发现他的踪迹,如果来人真是那人,侯爷这件事应该不成问题。”

    “好。”罗太汪闻言顿时一喜,连忙对一旁的下人说道:“快请!”

    .......

    罗府外,一头平头短发的黎佐看着眼前的高宅大院,再想到这一年来所见所闻的流民惨状,还真应了那句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希望这罗太汪识趣一些吧,不然到时候就别怪我举起屠刀了。”想到这儿,黎佐顿时长出了一口气。

    不管是为了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也好,还是为了找一块地来安置那些凄惨的流民也罢,黎佐都需要得到一块地盘。

    看来看去,就只有播州最合适。

    播州不但是朝廷的失地,除了就算占据了也不会引来朝廷和其他藩镇的忌惮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里的地多人少,整个播州竟然才两万多人,还不如周边几州一个县的人口多。

    而黎佐之所以要找罗太汪这个播州侯,除了是需要攻打播州的一个大义名分外,再一个便是需要联合罗氏在播州的势力,里应外合,减少伤亡。

    ......

    见到罗太汪后,黎佐只是不卑不亢的拱手见礼道:“见过播州侯!”

    “大师不必多礼。”罗太汪见状点了点头,随即指了一旁的座椅道:“坐!”

    “多谢侯爷!”黎佐闻言称谢一声后,便依言走到一旁坐了下来,好在如今这个时代高脚座椅已经逐渐取代了跪坐的方式了。

    当看到丫鬟端上来的茶水后,黎佐不由得眉头一皱,虽然不是那种加香料和羊油煮的茶,但也好不到哪儿去。

    事实上,泡茶是从明朝开始才普及的,在此之前的主流饮茶方式是点茶,所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