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闲聊(2 / 3)  四合院之闫家老大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恐怕丁伟后来的前途不可限量,不会仅仅是授予少将,而从之后的情节可以看出总部首长的眼光的确独到,他们确实想把丁伟培养成一个帅才。

    在赵家峪分别之时,丁伟突发奇想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三个团呈品字形,无论鬼子要打哪里,都会从我们俩的辖区经过,若是配合得当,可抵十万大军。”

    从这番对话可以看出,丁伟的战略眼光比李云龙和孔捷强的不是一星半点。晋西北这个地方敌情复杂,而师部又相距几百里,假设什么都要靠请示打仗的话那么什么事都干不成,因此当机立断是一个将帅应具备的条件。

    唯有丁伟已经预料到了将来,他从一个将领独有的军事角度去出发预料到将来中国的北方会非常不太平,因此中国的北方出现了一个军事强国。

    无论这个强国有没有动手的打算,他都已经具备了威胁,所以必须时刻需要有应对方案,甚至丁伟连应对这个军事大国的战术方针都已经思考好了

    从这番对话可以看出,丁伟的战略眼光比李云龙和丁伟强的不是一星半点,晋西北这个地方敌情复杂,而师部又相距几百里,假设什么都要靠请示打仗的话,那什么事都干不成,因此,当机立断是一个将帅应具备的条件。

    而最后大结局的时候,又是丁伟语出惊人,李云龙在强调军人的亮剑精神,孔捷强调战术等素养,唯有丁伟已经预料到了将来,他从一个将领独有的军事角度去出发预料到将来中国的北方会非常不太平。

    当然了,也正是因为丁伟的眼光太过于超前,以至于很多人都没有看到,甚至有些人认为丁伟的思想太可怕,唯有刘帅以及少数教员深以为然,将丁伟的论文归档通过。

    而在战术上,丁伟的特点不像李云龙一样喜欢出奇兵,也不像孔捷一样喜欢打硬仗,他擅长打巧仗,这也是丁伟的战术特点。

    当李云龙率部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丁伟为了帮助李云龙率部参加了战斗,可是我们看到在战术上丁伟和李云龙截然不同,他并没有采取一个营,一个连得硬拼,而是扼守公路制高点,这样既可以减少伤亡也能够保障火力。

    同时他采取了关门打狗的方式主动让敌人进来,以麻雀战、地雷战的方式让敌人寸步难行,并命令手下炸掉防区内的所有桥梁。

    他炸桥梁的举动很多人不明白,可是这一举动却再一次展示了丁伟超凡的战略眼光,丁伟对手下的干部说,不要在意这些坛坛罐罐,打烂了将来重新建。

    而三人之中,李云龙和丁伟的打仗方式不同,旅长评价李云龙打仗鬼点子多,而这也是李云龙打仗的特点。

    当苍云岭之战,李云龙的新一团被坂田联队包围的时候,当时旅长想的是让别的部队从旁协助然后李云龙相机撤退,可是李云龙偏偏不干,他非要从正面突围,于是乎就让独立团向前推进五百米的距离,以迫击炮干掉了坂田联队长正面突围。

    而同样在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李云龙的鬼点子再一次震撼了山本一木,中国兵法讲究的是围三阙一,意思就是包围住三面然后一面给敌人留个缺口,这样就是为了让敌人有个缺口突围,不至于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想法,对于部队来说也是一种减少伤亡的好办法。

    而李云龙打平安县城偏偏反其道而行,当时独立团在兵力上占据优势,并且四面包围了平安县城,邢志国建议找出一个主攻点,另外几个再进行佯攻,而李云龙却直接以八比一的富裕仗为由全部打主攻。

    还别说,打平安县城的时候还真收到了奇效,日军根本分不清楚主攻方向反而畏首畏尾,一个小时日军外围阵地尽失,李云龙顺利攻到了城门楼子那一块。

    也正是因为这样,旅长对李云龙可谓是又爱又气,爱的就是李云龙鬼点子多,会带兵能打仗,本来士气低落的独立团硬是让他带的嗷嗷叫,装备不好的新一团硬是成为了一个主力团。

    而气的就是李云龙太爱惹事,旅长曾经对手下打趣道,趁早毙了他,也好给我省省心,有了他,我得少活十年。

    在这三人之中,孔捷被很多人认为是军事才能不及李云龙和丁伟的。

    首先就是他在杨村的战斗之中被山本一木打懵了,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摸到就被干掉了一小半战士,而且夜战近战还是我军的强项。

    其二在朝鲜战场,孔捷一个师居然干不掉美八军的一个营,这也被李云龙质疑你小子究竟是怎么指挥的。

    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孔捷打仗比较稳妥,在朝鲜战场上需要的是高执行力的部队,因为在美军机械化部队的面前,像李云龙这样打仗鬼点子多的还真不一定有用,只有像孔捷这样打仗比较稳妥,同时也擅长打硬仗的将领才可以。

    而且比起丁伟和李云龙,孔捷自身也有长处,那就是擅于学习。

    在朝鲜战场上和美国交过手之后,孔捷自身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什么是机械化作战,所以当李云龙还在为常乃超教自己愤愤不平的时候,孔捷并未加入李云龙的潮流而是向教员虚心学习。

    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