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 深入交流(2 / 2)  四合院:从开大车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些着急了,他总觉得于母刚才看他的眼光不大对劲。

    正准备回院子喊于大伯,老爷子笑眯眯的推着自行车出来了。

    “姑爷,走吧。”

    于大伯也不等李卫东,推着自行车往前猛跑两步,然后蹿上了自行车。

    为嘛,因为他个矮啊!

    看人家李卫东,一米八的大高个,挎在自行车上,脚蹬地,“走你”,自行车就平稳出发了。

    早年间,老京城人讲究“两泡”,即泡茶馆和泡澡堂子。

    甚至还衍生出一句老话,“出了茶馆进澡堂子——里外涮”。

    去澡堂子“泡澡”,已经融入了京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并已然成为了一种文化。

    旧时代,人分三六九等,澡堂子也有等级。

    最高档的被称为“官堂”,中等的澡堂子叫“盆塘”,最普通的澡堂叫做“散座”。

    解放后,劳动人民一律平等,澡堂子也被收归了国营,只要有澡票就能进。

    于大伯明显是个顽主,不知道从哪里倒腾来两张清华池的澡票。

    东有清华池,西有华宾园,清华池可是澡堂界的扛把子之一。

    一进门,李卫东就听到了吆喝声:“来了您哪,两位,里面请。”

    嗨,就是这个味。

    服务员也比别的国营商店热情,只是看到于大伯,他们的神情都变成了地铁老人看手机.jpg

    正在招待客人的服务员都围了上来,甚至有一位女服务员还冲于大伯说:“老同志,知道规矩吗?”

    直到于大伯点点头,他们才散去,不过眼睛还是不时的往这边瞄,似乎生怕于大伯干坏事。

    这让李卫东有些纳闷,这老爷子究竟干了什么事情,能让服务员们如临大敌?

    由于时间尚早,澡堂子里人不多,换上木头趿拉板儿,脱掉衣服,从柜子里捡剪好的肥皂,跳到了池子里。

    水温正合适,浑身舒爽,李卫东沉醉起来。

    于大伯正好相反,他跳进澡池子,没有泡澡,而是往李卫东的放下看去。

    看了一眼,他神情疑惑起来,揉了揉眼,再次看去,脸色大变。

    ‘哗啦’一声,从澡池子里跳出来,嘴里还骂骂咧咧的,“畜生,真是个畜生,这不埋汰人嘛!”

    然后连招呼也没打,换好衣服就冲出了澡堂子。

    这让李卫东有点摸不着头脑,老爷子这是怎么了?谁招他惹他了?

    想到于大伯本身就有点奇怪,也没有追出去,美美的泡了一阵子。

    待全身通红起来,灰都泡泛了,来到水池子旁边,请了一位搓澡师傅。

    膀大腰圆的搓澡师傅用擦澡巾往李卫东身上蹭了两下,皱起了眉头:“同志,你这可得加钱。”

    李卫东:“...”

    就在李卫东享受大汉的蹂躏时,于大伯回到了于家。

    刚进门,他就被于母拉到了厨房里,“她大伯,姑爷怎么样?”

    “哼,那小子属驴的!”于大伯想到当时的场面,还有点后怕。

    关键是那吓人的玩意总在眼前晃悠,得了,赶紧去画两副扇面洗洗眼睛。

    于大伯连猪大肠都顾不得吃了,匆匆离开了于莉家。

    徒留下于母蹲在灶台前,苦苦思索:“还有属驴的?”

    ...

    搓了澡,修了脚,拔了火罐子,李卫东浑身清爽的离开了清华池,踏着淡淡的夕阳,往四合院走去。

    正盘算着今天晚上是吃煎鸡蛋,还是吃小鸡炖蘑菇,听到寒风中传来一阵凄惨的叫声。

    “我的老母鸡啊,哪个杀千刀的把我家的两个老母鸡偷走了!”

    李卫东停下脚步,眼睛瞪大得跟铜铃似的。

    什么,许大茂家的母鸡丢了?

    还是两只?

    这怎么可能呢!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