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1章 上元灯会(1 / 2)  东风第一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这些话如同重雷,一个一个炸响在何母的耳边。

    因为紧张和震惊,她的声音都带了些颤意,连忙高声斥道:「住嘴!朝堂大事,岂是你一个女儿家能够插嘴的?」

    何潇玉眼睛很红,情绪却逐渐平静下来。

    她看着何母道:「娘,我不说了。但方才的话,请您转告给父亲。祖父若是一意孤行,会害了我们全家。」

    何潇玉说到这里,就又重新跪了回去,甚至还闭上眼睛谁也不看。

    何母又气又怒,心中还在止不住的发颤。

    她转身出了门,提心吊胆的回了房中。

    等何父一回来,何母就关上门,把这话说给了对方听。

    意外的是,何父并没有发怒,反而皱起了眉头。

    何母忙道:「你快劝劝玉儿,这丫头往日也不是这个性子,今日怎么就说起了这种话?」

    何父却没有吭声,沉默了会才说:「玉儿这边暂不用管,我们看看父亲要做些什么。不知怎的,我这心里总有些不安。」

    大概是人越上年纪,性情会越执拗。

    以前父亲还能听进去他们的话,如今却是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不仅一意孤行,甚至还变本加厉的掌控一切。

    新帝确如玉儿所说,看似亲和,实则强势。父亲想要拿捏对方,恐怕只会叫他自己失望。

    初初登基,李京墨忙得如陀螺一般。

    但无论在宫中待多久,他晚上一定会出宫回到杜府来。

    听说朝堂上已经对他这种行为颇有微词,尤其以何太傅为首的人,强烈谴责李京墨不务正业。

    李京墨对其充耳不闻,偶尔来气了,就让身边的太监总管将折子抱到何家去。

    他背着手说:「你将折子给何太傅,问问他,朕是如何不务正业?这些折子是他替朕批了,还是朝堂政务他帮给朕办了。若他真有这心思,折子就留在何家不必送回来了。」

    太监总管还真送去了,何太傅一把年纪了,又战战兢兢对着些纸壳子下跪。

    跪完了,还要亲自上杜家来请罪。

    等李京墨挥挥手,将这件事轻飘飘的放过去了,他反倒又在家里大病一场。

    李京墨听说何太傅病倒的事,很贴心的叫人上门去探望,还君臣有爱的交待他:「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便在家养病吧。什么时候养好了,什么时候再来。」

    这番话又将何太傅气了个半死。

    原本不过是装一装病,如今连续恼怒发火,还真将身子给累倒了。

    李京墨听完,也只是嗤笑一声,完全当做了耳旁风。

    上元节到来,李京墨早早处理完政务,出门带着赵茯苓去看花灯。

    皇城的繁华在这一日才真正得到了释放,上京主干道街上,人头攒动,灯火通明!

    因着今日人太多,赵茯苓又大着肚子,不方便去街上,李京墨便早早叫人包下了上京最高的明楼。

    明楼看似只有三层,实际高度却要六层左右。

    站在最顶层眺望上京,一年四季的美景都尽收眼底。

    因为地势独特,加上价格奇高,明楼如今都成了上京贵族圈中炙手可热的地方。

    李京墨是私下里定的,因为时间仓促还没定上,最后托李祯找人将上元节这日的名额买了过来。

    不过这些赵茯苓不知道,她从未见过这样辉煌盛大的节会,从出了门后,眼睛就开始转个不停。见街上挂着各种各样漂亮的灯笼,恨不得冲到前面去仔细瞧瞧。

    作为生活在高科技时代的都市女性,对于这种生活气息浓厚且韵味十足的灯会,真的

    完全没有抵抗力。

    赵茯苓仔细回想,觉得自己上一次猜灯谜,还是很多年前上学的时候了。

    如今看到眼前的灯谜摊子,也积极的往上凑。

    李京墨手忙脚乱的抓住她,说道:「我们去明楼,进了明楼再叫人把灯谜送来给你猜。」

    赵茯苓有些失望,却到底不是小孩子,也知道是非轻重。她点点头,回头看了眼那挂满灯笼的十里长街,跟着李京墨进了明楼。

    三楼有专属的贵宾通道,李京墨牵着赵茯苓,慢慢走上去。

    观景台很大,视野也很宽旷。

    赵茯苓一走过去,方才的失望就全部烟消云散。

    整高空俯瞰,个上京皇城像是一副徐徐展开的画卷,入目灯火辉煌,仿佛置入玉树银花的虚幻世界,艳丽而绚烂。

    夜空静谧,街道喧闹,互相映衬对比又互相巧妙融合。

    赵茯苓高兴道:「果真是,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李京墨走上前,神色意外:「阿苓做的诗竟如此出彩。」

    赵茯苓哈哈笑起来:「不是我做的,吟诵前人作品而已。」

    李京墨便不再追问,他摸了摸赵茯苓的手心,感觉有些凉意,立刻叫人捧了汤婆子来。

    二人并肩而立,注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