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一百八十六 海克斯崛起(下)(2 / 3)  星海追猎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罗斯星?

    如果镒能会便是母星控制罗斯的手段,他没能实现的理想到底该何去何从?

    议会长将所有工作人员请出会议室,打断了苏远见的思路。

    “我想私人订购一套海克斯mINI—III型能源核心,但是接驳等众多功能没法自行解决,恳请苏先生派专人到现场进行评定。”苏远见略略思考了会儿,回道没问题。

    有邓剑星背书,苏远见不担心有人借工作人员破解海克斯技术。毕竟源能核心最重要的一环,并非机械能够完成的…估计是怕苏远见多想,议会长主动解释起来,他老伴瘫痪多年,依靠苏远见同款的碳纤外骨骼才能自由行动。

    为了让老伴免去后半生需要一直有人帮忙更换电池的烦恼,才想着用海克斯能源核心解决问题。

    苏远见没有答复,他已经能预见第二家来找自己的公司是谁了。果不其然,还未离开母星重工,长丰义体公司的请柬就已经发到了苏远见的工作号上。

    所有协商工作已经完成,苏远见起身告辞,议会长拄着手杖起身相送。

    ……长丰义体公司作为遍布整个人类社会的巨型企业,影响力不若母星重工大但也相去无几。

    尤其对非母星的系内其他星球而言,很多特殊工种都要经过长丰义体改造才能持证上岗。

    战斗人员更不用提,非异能者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长丰义体的改造程度。

    不过站在个人角度,苏远见并不喜欢长丰义体。最为血腥的义体活体催收,就是因为长丰运作才通过的合法法案。

    这家前身是为重樱某汽车制造产业的义体寡头在这些方面实在太缺乏人文关怀。

    说人话就是没人情味。长丰义体公司洽谈室内,苏远见正喝着热茶。

    “苏总,您对于我们提出的方案怎么看?”个人归个人,生意归生意,苏远见对生意没有任何的偏见。

    “贵公司提出的单人订做实在工程量太大,就算加上足额的设计费用也大大超出海克斯现有科技团队的设计产能。”苏远见放下茶杯,正色道:“而且贵公司完全可以契合客户需求,在订制义体基础上留出海克斯源能核心的接口。”苏远见话这么说,但心里明镜似的。

    长丰义体之所以想要订制能源核心,绝对不是正常义体需要。就算再大的运动量或是特殊工种所需,一颗海克斯mINI—III型核心也足够用上几百年了。

    极有可能出现人走核心在,一核传三代的情况。所以长丰义体说的定制核心就值得思考了。

    结合战斗人员的长丰义体使用情况,不难猜出长丰义体会为那些有特殊作战需要的极尖端人才订做功能性义体,其实从商业来看这并没什么,但苏远见考虑的更为长远。

    武神的背书目前生效,肯定很长时间内都会生效,但绝不是永远生效。

    邓剑星只要还是人,就会有变老死去的一天。再加目前星际形式的错中复杂,谁都不知道武神会能活到百岁寿终正寝还是某天就充满戏剧性的死在战场上。

    所以海克斯绝不能只靠邓剑星的面子,海克斯需要坚定的战略盟友。母星重工就是这样一条粗到不能再粗的大腿,苏远见自然要把海克斯的利益和母星重工牢牢捆绑。

    这其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母星重工实现军工方面的海克斯能源核心垄断,这样一来,母星重工会把其他涉及军工的公司远远甩在后头,哪怕是为了稳定的能源核心提供,母星重工也会不惜一切代价把海克斯稳在自己身边。

    长丰义体的意图太明显了,苏远见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无奈,长丰义体最后和苏远见订购了一百三十套海克斯mINI—III型能源核心。

    苏远见考虑到产能,把交货时间直接压到了七个月以后。长丰义体并无异议,第二单大买卖宣告成功。

    ……苏远见整整一天都忙的不可开交。和苏远见预约的公司已经排到了两个半月以后,这其中很多军工制造业的公司,如果把单子全部吃下,只怕单量不少于母星重工。

    不过苏远见没有一点心动。只有稳固住公司的战略生存,才能考虑其他的东西。

    赚得再多,威胁到与母星重工的战略合作牢固性,也是无用功。想必…海克斯的估值会再上一层。

    苏远见已能猜测到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在海克斯上市发售股票的那天会迎来多么壮观的景象。

    刚刚的亚细亚燕京晚间新闻播报中,插播了新闻发布会上母星重工和海克斯科技公司缔结的长期合作条约。

    亚细亚州议会对此表示了由衷的祝贺。晚间二十一点,亚细亚州议会向苏远见抛来了橄榄枝,邀请苏远见参加明天的星海奖颁奖典礼。

    因为邓剑星接走了苏远见,此次星海奖的最终得主并非苏远见本人。但因为海克斯能源核心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主办方特别颁发了星海能源奖给苏远见。

    这是星海奖创建以来,第三次破格颁奖。前两次破格颁奖是给引力波飞船奠基人程载道和研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