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8章:古生物学家集体震惊,主播挖到了啥?(2 / 2)  赶海直播的我,被向往爆光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听闻悦儿从通讯设备那头传来的消息,林扬轻松访反问道:“华科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怎么说?帮我向陈老问个好。”

    这段时间以来,陈老有新的科研项目需要跟进,并没有多余精力和林扬联系。

    显然,林扬在北森地纳尔岛的新发现,在被全球媒体密切跟进的同时,也引起了这名老院士的关注。

    悦儿随后将华科院海洋生物研究所的邮件内容转告给了林扬,具体的内容非常简要,但看法却并不简单。

    【虽然从目前可以获取的影像信息中,无法准确判断巨兽骨化石的年限,但如若林扬同志关于骨化石掩埋于2000年前的推测成立,我研究根据地球气候及海洋环境等因素,初步判断该巨兽骨化石的本体为陆生动物的概率极小,大概率为海洋生物,具体结论需要等待古化石完全出土。】

    兴许普通的观众们有点听不懂这内容的意思,但小部分水友却深以为然。

    毕竟他们现在所能够看到的,这巨兽的确是鱼的形状,但具体细节却无法查看。

    单单这一点而言,化科院海洋生物研究所的初步猜测还是有点靠谱的。

    直播间内,千万沙雕网友们开始进行疯狂讨论。

    “有没有较大的老哥给学渣解读一下华科院这看法到底啥意思?什么叫做根据地球气候和海洋环境因素判断?”

    “说到底咱们还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这种事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但大概的意思是,在以数千年为单位的时间线内,陆地的氧气含量,温度变化等因素是不可能产生体型巨大生物的。不过巨鲸为例,在特定情况下,只要生物的器官机能达到条件,是有可能在海洋中发现巨大生物的。”

    “不明觉厉,我只能扣666!!!”

    实际上,正如直播间部分水友所言那般。

    在近代纪元的地球陆地环境中,除去温度之外,最重要的是氧气含量的指数,几乎是不太可能诞生巨型生物的。

    蓝星地球的过往纪元中,无论是石炭纪的巨虫时代,又或者是侏罗纪的恐龙时代,巨型生物诞生的先决条件中,空气中超高的含氧量,占据很大因素!

    相比沙雕网友们的疯狂猜测,悦儿的态度相对简单很多。

    她向林扬说道:“想要弄清楚具体的原因,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交给权威的机构鉴定一下就ok了,这么简单的事非得给你们想复杂了。”

    林扬微微点头,似乎很认同她的观点。

    另外一边。

    林扬在挖掘巨兽骨化石的同时,原本旁观的土著们兴许是因为好奇也逐渐加入帮忙。

    正因如此,让林扬的挖掘工作的效率增加了不少。

    在面对未知的事物时,人类的好奇心往往会成倍上涨,媒体的宣传让更多猎奇的人关注林扬的直播间。

    随着林扬和北森岛原住民们的挖掘,直播间人气上涨的同时,弹幕也多了很多。

    “其实当初主播在苏拉威西海被巴瑶族海民赠送海兽巨齿的时候,我就有一个问题想问,考古学家怎么鉴定古化石的具体年限?”

    “这个问题太专业了,虽然主播直播间人很多,但估计没人能回答你。”

    “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觉得这种问题能在直播间得到答案吧?”

    “一般情况下,化石都属于有机物构成,任何生物在存活的时候,体内同位素碳14和碳12比值通常都是定制常数,生物在死亡之后,碳14的含量将会逐渐降低,但同时间碳12元素含量不变,碳14属于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大约5320年的半衰期,且不受外界一切条件影响,因此化石年代的专业鉴定,大体是测量这两种碳源的比例,而诸如数亿年的骨化石,甚至可以测量出有238和有235之间的比例。虽然方法和测量碳14同位素相同,但有238的半衰期为45亿年回答完毕,献丑了。”

    “卧槽!前面的老哥666,请收下学渣的膝盖!”

    “每天get一个小知识!(高大上的知识增加了)”

    虽然此时林扬没有精力关注直播间的弹幕留言。

    但是驻守在游艇上的悦儿,偶尔还是会描一眼水友们的讨论内容的。

    即便她在跟随林扬之后,勤学牢记了很多方面的知识,但关于古化石的鉴定这种极度冷门的知识,她可没有太多了解。

    这也让悦儿不得不感叹,‘果然弹幕出人才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