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1章:这金色大鱼是个啥?生物学家们都傻眼了!(2 / 4)  赶海直播的我,被向往爆光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稀有生物的目标位置,在不断移动的过程中,正在渐渐靠拢他所在的区域。

    且距离缩短为100米之内,几乎在目标物进入百米范围的同时,雷达的能力再次传来提醒反馈。

    【恭喜,目标生物与宿主距离缩短,可获取信息再次更新!】

    【当前已知信息为: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骨舌鱼目!】

    在此之前。

    系统所给予的目标物信息,仅仅只有脊索动物门这一项,随着林扬进入安乔希比洞穴的不断探索,以及可移动的目标a级稀有生物靠拢。

    当下更新的目标物信息,让林扬在没有目睹其庐山真面目之前,有了最基本的依据。

    至少从现在来看,被系统定义为稀有生物的目标,是一种鱼,而在林扬的认知中,所谓的骨舌鱼目,实际上并不陌生,诸如非洲和南美体型较大的巨骨舌鱼,以及普通人也耳熟能详的金龙鱼,实际上都是属于硬骨鱼纲的骨舌鱼目。

    林扬不禁心想,难不成是某种诸如巨骨舌鱼的大型淡水鱼?

    但如若仅仅如此,系统怎么会给予a级的高级判定?

    ……

    在系统的提醒之后,林扬开始朝着溶洞内部靠近,毕竟距离目标物只有百米距离,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了。

    直播间的镜头中,林扬的第一视角小心翼翼在溶洞内缓步向前,即便他没有刻意说明,但细心的水友大体可以明白,林扬之所以开始如履薄冰,是尽可能避免破坏这里的地貌,尤其是那些如若掩盖地下的巨量骨化石,虽说即便是破碎的骸骨,并不影响学界研究,能够尽量保存完整,自然没有必要刻意破坏。

    画面之中,除去诸如巨鳄、狐猴这类大型动物骸骨之外,甚至还有普通的小型啮齿类动物的痕迹。

    这一幕幕可把外界关注者们看傻了眼。

    “如果这里洞穴,曾经的确是地表雨林的地貌,拥有这么多的古生物化石,反而有点合理。”

    “那么,会不会是地壳活动的过程中产生过巨大的地震,从而代表了地貌,进而产生了安乔希比洞穴?”

    “此前主播不是说过吗?整个马达加斯加岛屿都是从亚洲、澳洲、非洲大陆分离出去的,这么剧烈的地质变化发生地震,也不是不可能。”

    “也就是说,这些古生物化石,可能是在地壳活动的地质变化中被大自然的威力给杀死的?”

    “数千万年前的地壳变化?上亿年的古生物骸骨?不明觉厉6666。”

    沙雕网友们的脑补能力不容小觑,也正是因为这,让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想象力的发现,让直播间的弹幕留言激增。

    诚然,专业地质古生物研究机构虽然暂且还没有通过实地勘探,以及对于古生物化石的年代检测进行细致研究,但从当下林扬回传的直播画面,有限的信息量中,还是可以获取许多巧合线索的。

    从地质变化上而言,数千万年前马达加斯加岛屿从陆地板块分离,从古生物灭绝的时间而言,诸如恐鳄之类的生物消亡的时间同样是6000多万年前,至少当下研究界的时间维度上,它们是具有一定关联性的。

    虽然外界的吃瓜群众与专业学者猜测纷纷,但林扬现在,只希望可以一睹那被系统判定为a级稀有生物的真面目。

    紧接着,他轻松对直播间的观众们说道:“接下来,我会尝试往洞穴更深处探索,我可不相信这里是个无底洞。”

    虽说林扬只是简单讲述了接下来自己的计划,但关于无底洞这随口一说,恍若让直播间水友们看到了林扬在立flag。

    按照林扬的打算,接下来自己会继续潜水,并且朝着不断靠拢的目标路靠近,既然当下可以确认稀有生物属于骨舌鱼目的鱼类,但具体长啥样还不得而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直播间的镜头中,地下溶洞前方的水面之下,目光淋漓之中,竟然出现了一抹金色!

    这一幕,让直播间的水友们看傻了眼!

    林扬的第一视角镜头将影像画面回传之际,观众们被这一幕给惊呆了!

    原因很简单,那一抹潜藏于水下的金色鱼类,体型看起来很大的样子。

    昏暗的洞穴内部,除去林扬的探照灯光源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照明来源,加至溶洞继续往前的河道中,生态系统网络更加完善一些,水流中生长水草、以及地下河道旁的青苔,通过直播间的画面,甚至还可以看到浮游的小鱼小虾。

    再怎么说,直播间的吃瓜群众也算是跟着林扬的镜头,饱览了不少自然奇观,而且即便是不懂生物的小白,在林扬的直播间中,也大体了解了所谓生态的构成和延续。

    至少直播间记录下来的画面,足以说明,即便在这安乔希比洞穴内部属于较为封闭的环境,但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不容小觑,并且显然已经形成了自成一脉的生态圈。

    另外一边,留在洞穴入口处的悦儿,同样被出现在镜头中的金色生物给惊讶到了!

    她忍不住惊叹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