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4章玄武破壳而出(2 / 4)  明斯亚战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李炀:老二跟厨房说一声下点炸酱面吧,完了酱里头多放点肉最好是带肥膘的那种

    李松:行老大我知道了

    李炀将目光看向龙川:老哥咱们说正事吧

    龙川从怀里掏出一副账本,放在桌子上推到李炀面前:海防要塞的地基已经建好了,每一笔开销我都详细记在账本了

    李炀接过账本大概看了一遍,随后他将账本朝高原递了过去:老哥那你手头上的银子还剩多少

    龙川:之前那1万两银子还剩6百多两

    高原接过账本看了一遍之后,他又将账本朝元奎递了过去:龙老哥在有不到两个月就要入冬了,海防要塞今年能建到什么程度

    龙川:入冬之前我打算把营房建好,好歹让海防营的兄弟有个落脚得地方,另外要塞的城墙我也打算入冬前先起一起

    元奎:按现在这个进度,我看海防要塞明年入冬前就能建完

    龙川:只要银子-物资能供得上,明年入冬前应该差不多

    李炀:老哥今年营房多建一些,要是明年条件允许我打算将海防营扩建到3千人,另外在给海防营造10艘三帆战船

    龙川:这个没问题

    李炀:龙哥明天我在给你拿1万两银子,你先用着等用完了我在给你拿

    龙川:那行我明天早上带人来取

    李炀:老哥海防要塞建成后是不是还得在城楼上,布置一些弩床和投石车之类的防御设施啊

    龙川:没错,守城时全靠这些防御设施重创来犯之敌

    李炀:那这些防御设施买的话是不是得花不少银子啊

    龙川抿了抿嘴:一张弩床100两银子-投石车差不多也得这些银子

    李炀:老哥我之前听人说官家的兵器工坊,就有制造攻城器械和防御设施的图纸,要是咱们能搞到图纸自己弄肯定能省下不少银子

    龙川:老弟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攻城器械图纸外泄等同泄露军情按律是要杀头的

    李炀:哦这样啊-老哥那你有办法卖到弩床和投石车吗

    龙川:要是数量多的话我到是能想想办法

    李炀:那这个多有具体数吗

    龙川:怎么也得1万两银子起步吧

    李炀:那行老哥等什么时候有空您帮忙打听下呗,看看入冬后我手头要是宽裕的话就把这事订下来

    龙川:行哪天我抽空去给你打听打听

    这时李松将一大盆煮好的面条端到桌子上来,旁边跟着的丫鬟则把炸好得肉酱和碗筷放到大盆边上,大伙拿起碗筷便抢着把面盛到自己碗里,盛完之后把肉酱和面条这么一拌吃起来别提有多香了,吃两碗那算是少的李龙干了三碗嘴里还吵吵没吃饱呢

    靖源家里边炕烧的热乎乎得,老两口铺上新被往被窝一躺热乎乎的可真得劲,按说新家与之前住的茅草屋比起来那好了不知多少倍,可师母却感觉新家没有之前茅草屋住的习惯,靖源则告诉她等住上一段日子你就习惯了

    第二天靖源先生便托人到台州城,将自己最得意的两位学生请到了阿兰书院,而他的这两位学生一位自称是柳清先生一位自称太湖居士,这两位那在台州文人圈中也算是比较有名的,师徒三人在书院里的凉亭下品起了茶

    闲谈中靖源找了一个机会:为师想请你们两到阿兰书院教书,每月俸银三两不知你两有没有来的意向啊

    柳清先生和太湖居士朝书院扫视了一遍,觉得这的环境还不错钱给得也挺多,在加上往日的师徒情份二人也没多想便欣然同意了,可光有他们师徒三人还是无法满足书院的教学要求,于是李炀把之前那几位有意向到书院教书的秀才也请了过来,就这样阿兰书院的教育班底算是拉扯起来了

    书院的事李炀交由靖源先生全权负责,而他自己只管给书院提供所需要的教学物品,书院算上靖源先生一共有10名教书先生,这其中属靖源的工资最高一个月5两银子而其他人都是3两银子,靖源领着他们几个忙乎起一些关于开学的事宜

    按与阿茶喃大王的约定等战争结束后,阿兰商会会将蛮姜人需要的粮食运到蛮姜都部去,给书院请教书先生耽搁了能有十来天的时间,现在书院那边的事算是忙完了,自己也该履行和阿茶喃大王之间的约定了,于是李炀查了一下账本阿兰商会可以调用的粮食还有7万5千担

    想起大将军之前曾嘱咐自己要控制好蛮姜人的粮食,那就先给蛮姜自治区送2万5千担应应急,夜晚李家庄园的草场上可谓是灯火通明,二百辆马车正沿成一线陆陆续续的驶进庄园,家丁和伙计们借着火把的光亮将粮食装到马车上,直到深夜才把二百辆马车装满

    第二天我和李松刚准备带商队启程,就被李萍萍给堵了个正着说啥也要跟我们一块去,他无非就是想去一眼自己的心上人都茶兰,看他挡在前面一副可怜怜巴巴的样子,要是不带他去那我也太不厚道了,就这样兄弟三人便带着商队启程赶往蛮姜都部

    三天整整走了三天商队才赶到蛮姜都部,这一路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