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五章 收尾工作(1 / 3)  我真的只想回地球啊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蔡昭心是否进行过意识导出,

    对于杨勐来说是一件无法确定的事情,

    他需要将气压舱内的那个微型装置取出后,进行详细检测才能确定些什么,

    “以这种低温状态下的能量态,取出金属圆球的过程,需要十分的谨慎!”

    想到这里,杨勐向小尹下达了一些指令,

    在发现休眠舱内存在异常能量体时,杨勐便有了一些准备,

    毕竟休眠舱内的温度接近于绝对零度,

    而里面存在的能量体又不会引发温度异常,

    这就意味着,里面的能量体,就像被冰雪包裹着的金属一样,存在相同的温度,

    杨勐无法确定,改变能量体周围的温度环境是否会影响能量体的正常结构,

    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准备了一个恒温容器,

    此时,在休眠舱上方的机械臂操作下,搭载能量体的金属圆球,被放置在了恒温容器中。

    “如果,这里面真的寄宿着她的意识体,该怎么处理呢?”

    杨勐看着密封好的恒温装置,心中产生了一些想法,

    人类当前所使用的意识导出技术,还是以脑机接口为主,

    可无论是有线的脑机接口技术,还是无线的脑机接口技术,

    都只能读取活跃大脑状态下的人类意识,

    因此当初,航天工程师试图在航天员休眠时,利用航天员意识构建一个虚拟梦境的想法,最终还是没能实现。

    脑机接口技术本身需要依赖大脑物质来进行的意识导出,

    这就像是普通人使用游戏手柄游玩游戏一样,

    只不过脑机接口,是可以让人类在梦中操作游戏。

    至于后来人类依托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出的意识托管云网络服务,

    这种技术即使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左,让人类的部分意识脱离大脑的限制,

    可依旧没有达到人类想象中,灵魂出窍,阴魂遨游的状况。

    而人类偶然发现的另一种可以导出意识的方法,即类凝聚态物质意识导出技术。

    这种意识导出技术,是基于人类大脑神经活动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在量子纠缠状态下可以扰动类似低温凝聚态物质,所研发出来的,

    通过类似凝聚态物质的超流体多次穿透人类的大脑,

    科研人员可以洞悉人类的意识,这种方法虽然没能达到灵魂出窍的程度,

    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复制“灵魂”。

    因此在发现这种奇特的现象后,人类开启了大量的实验,可在实验中人类发现了两大问题“”

    第一大问题是:

    温度越低,粒子运动越是缓慢,这就意味着低温休眠状态,人类意识活越为缓慢。

    就像是卡顿的游戏画面,

    这种技术所照射出的意识,只是一幅画面,

    面对这种情况,

    科研人员倒也想出了一些办法,他们通过超流体长时间的照射,得到多幅意识图画,

    而后将这些照射后的画面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漫画书。

    然而问题又出现了,因为读取的意识,依旧存在于低温类凝聚态中,

    在脱离人类大脑后,导出的意识并不存在主动性质,需要人类去翻看,导出的意识才会出现一些变化。

    面对这种情况,

    科研人员进一步想到,

    利用超算来对导出的意识进行模拟运行,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

    是因为在思维上拥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而作为辅左人类的人工智能,恰恰要消除自身的不确定性,

    用计算机程序去模拟导出的意识,只能得到一些人工智能程序。

    总之,用类似凝聚态物质导出意识的方法存在局限性。

    而除了这个问题外,更为麻烦的第二个问题是:

    用类凝聚态物质,复制出的“灵魂”如何重新作用于本体上,

    脑机接口技术是通过接口实时影响大脑数据,进而然人类的意识延伸到很远的地方。

    而类凝聚态物质一旦复制出人类的意识,并可独立运行后,

    便很难放回人类的大脑,

    人类的科研人员,也尝试解决过这个问题,

    尝试的方法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用一些技术手段,用导出的意识覆盖人类原本大脑便存在的意识,

    另外一种则是,将导出的意识,放置在克隆人的大脑中。

    可不论是哪种方法,据杨勐了解,在类凝聚态导出意识技术中,还没有成功的桉例。

    “那她是打算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如果能不计成本的研究这项技术,也只有灰色势力能做到了!”

    “难道说,之前的信件中,蔡昭心还有所保留!”

    杨勐看着一点点被运送出来的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