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天下楷模洛子川!(1 / 2)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洛川连续的横空出世,宛如一道刺破黑暗天幕的光。

    笼罩在整个汉帝国上空的雾霭沉沉,一切的怨愤悲壮。

    豪杰的鲜血,有志士人的呐喊,那种压抑的政治氛围,被洛川一剑斩开。

    洛川在英侯国中对自己的妻子说道:“皇帝陛下让我做执金吾压制士人,那不是我想要的。

    天下的士人想要我对抗皇帝,那也不是我想要的。

    我是大汉英侯,传承三百年的大贵族。

    先汉创业祖宗有功,后汉中兴祖宗依旧有功。

    三百年来,问心无愧。

    大汉不是皇帝一人的天下。

    这大汉的天下该怎么走,我是有资格去说的。

    皇帝坐在皇位上听,士人站在朝堂上听,宦官跪在角落里听。”

    洛倩从身后环住洛川,没有说话。

    英侯国和昭公国毕竟是有区别的,英侯国有自己的政治目标,那就是延续大汉的社稷。

    洛氏获取气运点,家族的权力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只要诸夏王朝还在统治中原,以昭公国的权力地位,就能源源不断的得到气运点,数量大致和洛阳这座姬昭所建造的圣城提供的差不多。

    但大汉真正获取气运点的大户是英侯国,毕竟汉帝国才是诸夏的主角,而且曾经的汉帝国繁盛至极。

    即便是现在,镇压列国也没有大问题。

    以英侯在汉帝国的地位,气运点的进项虽然远远不能和邦周洛国时期相比,但比起昭公国还是多的。

    如今天下如何?

    一言以蔽之,世道黑暗!

    皇帝聪颖却发自骨子中的坏,宦官愚蠢而且暴虐短视,官员有才能但是却贪婪。

    皇室争相挖掘大汉的根基,外戚只知道联合士族弄权,士族豪强在扩展自己的实力。

    洛川看来,想要振作世道,依靠宦官是不行的,天下败坏,找几个地痞流氓能挽救天下倾颓吗?

    想要挽救天下,只有三类人联合。

    第一,心怀天下的正直士人,比如死去不久的陈蕃。

    这些人刚正严明,不仅仅是宦官畏惧,就连那些不法的士人都畏惧他们。

    陈蕃曾经任职幽州刺史,结果幽州的郡县官吏纷纷弃官,担心陈蕃会治罪于他们。

    第二,出身寒门有大志的年轻士人。

    这些人身世清白,只要及时教导,会是中坚力量,可以用来冲击那些堕落的士族。

    第三,出身边郡没有上升门路的武将。

    这些武将之中甚至包括世宦两千石的边郡世家。

    世宦两千石在天下之间都算得上是豪门望族了,但在洛阳豪门看来,如果一个家族不通经学,依旧是边郡武夫。

    这不是重文轻武,而是另一种歧视。

    天下望族之一的淮阴韩氏和安阳韩氏,都是武将世家,但没人会觉得他们是武夫。

    因为这两家是兵家魁首,是有正经家学传世的,就连那些出身经学家族的学子,都希望能拜入韩氏门下。

    这些没有家名的边郡豪杰,迫切的想要出人头地,但是却没有门路,必须要托庇于洛阳豪门。

    世人总有偏见寒门和豪门之间互相敌视。

    但是洛川没有,无论是士人,还是寒门,还是出身低微的庶民,只要有用他来者不惧。

    秉持这样的思想,洛川再次向皇帝上书,这一次的言辞不算是过于激烈,主要是为皇帝分析党锢之祸的坏处。

    “宦官权倾朝野,声势甚至超过了皇室。

    天下的官吏都畏惧他们,就像是畏惧虎豹豺狼一般。

    即便是凶焰滔天却依旧有士人前赴后继的上书,有豪杰义无反顾的去藏匿那些士人。

    哪怕是刀剑加身都不感到害怕。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呢?

    难道不值得陛下沉思吗?

    这天下难道都是悖逆之属吗?

    这世上难道还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事情吗?

    为什么那些人如此做?

    大概是孟圣所说的,舍生而取义吧。

    义在何处?

    义在天下之间,却不在朝廷之中,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敢于反抗宦官的士人,其中大多数都正直廉洁,性格刚强,且卓有才能。

    杀死这些人,难道陛下以为剩下的士人会如何呢?

    汲汲于钻营的会放声大笑,没有了这些正直的士人,蝇营狗苟之辈就能登上大雅之堂。

    寄希望于朝廷的会心如死灰,彻底失去对朝廷的期待。

    放开士人禁锢,选拔正直优良的士人担任公卿及郡县守长。

    刻印经书教导寒门。

    贬斥无能贪暴的宦官。

    提拔那些品德良好、卓有才能的宦官作为常侍沟通内外。”

    洛川的这一番上书甚至都不算是改革,因为改革是陷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