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洛显之的粮食改制论(1 / 3)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魏正始三年,燕大成六年,魏燕战于河东,魏军败绩,燕据河东,以望关中。”

    “魏正始三年,梁天通四年,魏梁战于伊阙,梁破关入洛,天通四年秋,梁入洛,传檄四方郡县。魏守将降燕、汉、梁,河洛一时纷乱,梁不能制。”

    “梁天通四年,汉大正五年,汉攻徐、豫,持于淮泗,尸横塞水,汉军攻愈急,梁军数败绩,九月,汉帝崩,一时哗然,汉军乃退。”

    ……

    淮泗之地,萧衍和洛显之二人巡视这片刚刚战罢的战场,萧衍脸上满是凝重。

    望着那颇显残破的土地,萧衍沉声感慨道:“汉国可真是兵精将足,三州之地,精锐到了这样的地步。”

    洛显之的脸色也有些难看,从汉国建立以来,这是汉国第一次集中所有力量针对一个国家发起战争,实力果真是强劲异常,有点出乎他们预料。

    若非刘谌突然崩殂,汉国军心不稳,徐州将会迎来一场大败,好在老天站在梁国一边,萧衍很快就率军返回,汉军权衡利弊之后,还是选择了退兵,毕竟皇帝死了。

    洛显之缓缓说道:“汉国如果放开手脚和燕国一战,胜负恐怕在五五之中,陛下下次绝不能再将大部军力都带走,一定要留下足够的军力守御淮泗。”

    萧衍点点头道:“不过汉国没机会了,燕国夺取了河东,实力彻底形成了碾压,我本来以为燕国会顺势进攻关中,却没想到燕国会退兵,看来是要先夺取冀州了。

    此番进攻河洛,慢了一步,未竟全功,夺取黄河以南的所有土地,绝对不能出现任何意外,否则将万劫不复。”

    洛显之听闻萧衍的话后,却沉吟道:“陛下,前几日您说过,魏国在河东损失太过严重,甚至就连关中都有危险,慕容恪是当世名将,为什么会选择这么快退兵?

    说明细作传回来的那个消息,蓟城给慕容恪下金令,让他退兵是真的,这说明燕国中的矛盾有些大了。

    我们的细作可以继续收买燕国中的权贵,将慕容恪害死,那时燕国定然要出事。”

    阴谋家对慕容恪的应对,堪称如出一辙,对慕容恪这种战神,在战场上打仗击败他,太费力,还是在政治上,杀死他更容易,战场上再强的大将,面对背地里的冷箭,也防不胜防。

    萧衍边走边问道:“灵秀,你说我大梁还能怎么在短时间内变得更强?朕不想十年八年,最好两三年内就能见到成效。”

    汉国这一次的进攻,让萧衍有了一种深刻的危机,梁国的实力相比较起来,还是比汉国弱几分,日后如果要进攻汉国本土,仅仅是粮道问题就很难。

    洛显之沉默了一瞬,而后道:“有。”

    萧衍陡然望向洛显之,他本来就是随意一问,万万没想到竟然还真的有办法?

    ……

    一个国家的实力如何才算得上是强大呢?

    在这个时代,其实标准很简单,拥有更多的粮草和调动更多的人口,仅此而已。

    秦法家也就是商鞅走出来的道路,是什么办法呢?

    那就是从基层彻底掌控每一个百姓,实行耕战体系,将所有组织打散,彻底原子化百姓,将其余的所有上升通道堵死,只留下战争一条路。

    但军功爵位带有很多特权,特权给的太多,就不想拼命,这是人之常情。

    上战场的人,死者十之八九。

    能不上战场,就没人想去打仗,就算是种地也比上战场好得多。

    这个世上,只有两种人会去战场上拼命,第一种是一无所有的人,第二种是有信仰的人。

    有信仰的人太少,绝大多数都是第一种。

    聪明至极的商鞅找到了军功爵位制度的补丁,那就是用繁复的律法,来剥夺这些爵位,秦人一边拿爵位,一边犯罪用军功抵消,这就维持住了军功爵位的数量。

    打仗一生,归来依旧是白身,一切都像是一场梦,简直是完美的制度。

    现在已经没人会用这种制度。

    进入专制帝制后,王朝帝国变成了一个系统,任何一处的变动都会波及到全国,农民起义这种东西走上了历史舞台,几乎每一次的大事都由这些农民所发动。

    他们或许愚昧,或许有历史局限,或许不能完成历史交给他们的重担,但他们真的是旧世界的毁灭者,是砸碎旧世界锁链的人,是百姓的伟大体现,是汹涌的浪潮,是磅礴的大山。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这不是一句谦辞,而是现实,不要说什么基层官吏的罪怪不到皇帝身上,当初是皇帝选的,凭什么不怪皇帝。

    但洛显之身为一个顶级的政治家,他自然能够看到,商鞅的这一套,只不过是过于极端而已,但其本质是可用的。

    强国的本质就在于国家控制更多的资源!

    无论什么制度,控制更多的资源的那个国家就更强,能够动用更多资源的国家就会取得胜利。

    这就有两种办法了。

    其一自然是王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