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五十二章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1 / 3)  黑神话:大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房间中。

    李世民笑道:“太冲,朕这个女儿,可是快被你宠到天上去了,再这样下去,以后可就嫁不出去喽。”

    李道玄微微一笑。

    “修道之人,婚姻之事随缘便好。”

    李世民调侃道:“那可不成,要是像你太冲一样,都快而立了,却还没有成家立业,朕的耳朵,恐怕就要被皇后给唠叨了。”

    李道玄的笑容微微一滞。

    好家伙,莫名有一种前世被催婚的感觉。

    “不聊这些,陛下,可是登州之粮已经运到了?”

    李世民也收起了笑容,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不错,如今万事俱备,朕终于能放手一搏了!”

    当年隋失其鹿,群雄逐之,他带领军队征战天下,平定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等枭雄,受封为天策上将。

    可以说,大唐的天下,有一大半都是他打下来的。

    然而玄武门之变后,突厥趁虚而入,兵临长安,向来战无不胜的李世民,终于品尝到了渭水之盟的屈辱。

    那日在渭水河畔,李世民望着突厥骑兵离去时荡起的烟尘,听着他们嚣张而肆意的喊声,心中便暗暗发誓。

    终有一日,剑指漠北!

    这一天,终于要到了。

    “太冲,这是朕亲自撰写的对突厥的宣战诏书,同时也是招贤令,号召天下英才从军报国,你看看,写得如何?”

    李道玄接过诏书,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文字慷慨激昂,雄浑激荡,如江水滔滔,有金石之声。

    他注意到诏书的末尾故意留了一片空白,没有加印,心中一转,便猜到了李世民的想法,不禁微微一笑。

    “陛下恐怕不仅是想让我看吧。”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太冲,朕确实有个不情之请。”

    他指着最后的空白部分,道:“我大唐人人好诗,而太冲之诗才,朕向来钦佩不已,故而想请伱写下一首出征之诗,一来鼓舞将士,二来可振奋天下人心!”

    那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让李世民十分欣赏,还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等言,更是让他常常吟诵,澎湃不已。

    李道玄心中叹了一声。

    看来自己这个文抄公的名头是抹不掉了,只是借用了别人的诗,将来再还一份机缘便是。

    他正要研磨。

    “太冲且凝神作诗,朕亲自为你研磨!”

    李世民提起衣袖,身为帝王,竟然亲自为李道玄研磨,他毫无芥蒂,反而眼中露出一丝期待。

    大唐人人好诗,他也不例外。

    墨香缓缓飘起,李道玄提笔挥毫,写下了一首记忆中的诗篇。

    字迹如铁钩银画,纵横之间,好似金戈铁马,有沙场之声。

    李世民轻声读着那首诗,眸光激荡,热血上涌,连叫了三声好!

    他小心吹干墨迹,像宝贝一样藏好诏书,笑道:“明日,此诏便会传遍天下,而我大唐,也会迎来一场举世瞩目的大战。”

    “是龙是蛇,就看这一战了。”

    他没有再说话,而是对着李道玄深深鞠了一躬。

    李道玄也对着他作揖行礼。

    两人的关系十分特别,既有君臣之义,又有朋友之情,甚至后者要远远大于前者。

    在李世民的心中,深深地感激着李道玄。

    他虽是皇帝,能给的却无非是王权富贵,这些对太冲而言,并不是多么重要。

    但太冲给他的,却是家国天下,盛世大唐。

    得此良师益友,实为大幸。

    ……

    次日。

    一纸诏书宣告天下,掀起了一场无形的风暴。

    长安城,许多人挤在告栏旁,争先恐后地伸长脖子,想看一眼诏书。

    前面的人看得激动不已,热泪盈眶。

    “宣战了,陛下……对突厥宣战了!!!”

    “原来前段时间,登州的蝗灾还有瘟疫,全都是突厥搞的,那帮畜生,真是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真的要打仗了?我听说突厥的骑兵天下无敌,咱们能打赢吗?”

    “呵呵,我大唐亦有玄甲铁骑,何惧之有?”

    “就是,更何况我们还有国师呢!”

    ……

    人们议论纷纷,气氛热火朝天。

    后面的人听得心急,喊着让前面的人诵读一下陛下的诏书。

    “别急,我来读一下给大家听。”

    一个白衣书生清了清嗓子,开始高声诵读,激情澎湃。

    “自我大唐开国以来,夷狄八渡阴山,屡屡犯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我大唐边民,有妇而无夫,有子而无母,其罪昭昭,罄南山之竹而无穷,决东海之波亦难尽……”

    听到这话,百姓们纷纷点头,露出愤恨之色。

    他们虽然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