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七章:洹水(2 / 3)  犁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过了河,路招留了一什兵潜匿在岸边。令他们如有敌人追过河,务必牵制他们,为小队转进留得时间。

    之后,路招就带着剩下的人继续赶路,务必将到淇水这条路探明清楚。

    后面这十人队并没有等来预料中的追兵,于是他们也在夜色中追上了路招他们。

    路招小队前面探路,泰山军西征军主力也在行军中。

    这一路,西征军已经破了不少沿道的坞壁聚落,而且每破一豪势坞壁,便起出大量粟米物资送回邺城。

    丁盛在出发前就得张冲面授机宜,知道这次西征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河内北部构筑抵御河南汉兵北上的防御纵深。到时候,防线就会以淇水、洹水两河做第一、第二道防线。

    而如果是这样的话,洹水北岸的这些乡豪坞壁就需要统统扫除,因为他们正堵在西征军的后方,为了后面西征军的粮道安全,这些壁垒都是不能留的。

    丁盛出发前,西征军是吏士四千人。因为需要担负阻击河北汉军的任务,张冲还给西征军配了两千骑,一共六千人的大军。

    他们在先锋屯标记好的地图帮助下,迅速攻克沿路坞壁,得民六千多口。丁盛都将之送到了邺城一带安居。

    之后丁盛加速行军,但因为西征军打扫壁垒之故,三日后才赶到洹水附近。在这里,丁盛留下一部四百兵清剿地方,并在洹水构筑工事、壕堑。

    之后在赶往淇水的路上,前军报告前有一岗坡,上有坞壁,正控遏此条官道,前屯已经率兵攻打。

    丁盛留下这部,然后命全军继续行进,一定要在明日到达淇水。他已经从游骑的哨探中得知,汉军已经到了朝歌,随时可能继续北上。

    为了争抢时间,丁盛只能连夜赶路。

    十月的朔风冷冽,军中有不少都是来自汝南的,直接冻得有点受不了。一开始走路还好,还暖和,但刚刚在过洹水的时候,他们是涉水而过,这会在夜里扛不住了。

    一路上,已经出现了不少人病倒掉队。

    一直在前面领军的部将金泉连忙赶回了丁盛的军部,直接将部队减员的情况告诉丁盛。

    金泉苦着脸对丁盛道:

    「校尉,部队不能再赶路了,你看这路上倒了多少,都是咱的子弟啊。」

    丁盛板着脸,一锤金泉胸口,怒骂: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金

    泉我告诉你,你就是只带一兵,也要给我明日赶到淇水。别和我说困难,我困难比你多。我只要一个结果,明天你能不能带人到淇水?」

    金泉是丁盛老部下了,在他下面从来不拉稀带把,这时见丁盛激他,金泉立马保证:

    「我部一定完成。」

    说着,金泉骑上马再次奔回部队,号召全部加急行军。

    金泉这个部相当于一个校尉,直接有两千人的编制,普遍都是泰山军老弟兄。在友军增援了批冬衣后,金泉就率部加急行军。

    终于在半夜赶到了羑里小城。

    羑里是当年周文王被商王幽静的地方,他也是在这里修出了《周易》,这里仍然还有周文王的碑祠,当地人还时常供奉。

    但羑里听着久远,但实际上非常破败,因为这地方以前也就是一个监狱,用来流放用的,能繁华到哪里。

    半夜,当金泉千人部进入羑里,里中的百姓纷纷躲避。而且因为语言不通,金泉下面的吏士找了几个当地人都交流不来。

    此刻,金泉急需一个当地的向导带他们走夜路。

    在淇水与洹水之间还有一条河,叫荡水,也叫汤水。千百年后,有一个叫岳飞的武圣就将出生在这里,续写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

    要渡此河,尤其是在夜里,没有当地人作为向导是不行的。

    就在金泉一筹莫展之际,一个赶羊的娃子自告奋勇,说愿意带他们过河。

    随着万余汉军入得朝歌,这座千年古城再次被唤醒,人声鼎沸。

    此时的河内并没有泰山军认为的那么严密,实际上随着河北数次大战,河内的兵源大多被抽调一空了。

    河内太守李敏,此时手上只有东拼西凑出来的两千壮勇,自号「虎勇」。但名号叫得再响也没用,随着泰山军攻破邺城,李敏这两千人根本就阻挡不了泰山军可能的南下。

    于是,李敏只能仰仗镇东将军张温的帮助,守河内土。但殊不知,他此刻和河南汉兵在一起才是危险。

    随着张冲将矛盾集中在汉室中央,他已经命前线各帅将主要攻击对象聚焦在汉兵主力上,暂时放过豪势部曲兵和地方郡县兵。

    只是李敏不知道这些,这回专门将部队移动到了朝歌,以图温暖。

    这回在幕府中,谒者正怒斥着张温,不仅是口谕,表上的申饬更是严厉。

    许是真的上心了,刘宏这次申饬来得特别快。他在得知泰山军攻下邺城而且明显要与河北黄巾河流的时候,就特别不安。

    因为包括他自己,还有他祖先的坟陵都在河北。他一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