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三章:乱军(2 / 3)  犁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刘宏不想闹得难看,也知道真的一点不抵抗就放弃京都,必然大失人心,使刘氏子孙颜面尽失。

    于是,刘宏在廷议上临时改变决定,不再言西迁之事,而是决定发南兵守巩县、柏谷、偃师一线通道。

    十一月二十七日,旦。

    刘宏在三公九卿和十常侍等人的陪同下于东郊坛观兵,以提振出征南军之士气。

    之后,刘宏就任命赵谦为南军左校尉负责偃师,淳于嘉为中校尉负责柏谷,毌丘毅为右校尉负责巩县,三人统合南军三千人并征发的京都子弟四千即刻赶赴虎牢。

    同时,刘宏还令黄门令蹇碩为上军校尉,西园军元帅。拣选京都能战士,编练西园五十四部,也就是五万四千人的新军编制。

    刘宏现在手上没兵,无论是安全还是为了日后再打回来,这没兵都是不行的。

    现在京都有数十万人,不能凭白就送给叛军。他要先带走里面最能战的五万四千人,就用他西园的库藏和骏马,配上京都武库的甲械,足以护送刘宏安全到达长安了。

    这西园五十四部该怎么编,刘宏也想好了。

    军额就是五万四千人,每千人一部,就是五十四部的营头。然后左右两部为一军,那就是十个军的编制。每个军就设一校尉,也就是西园十校尉。

    至于这具体十校尉都是哪些人,刘宏还没想好,到时候再看。

    这十个军,用的是刘宏的钱编练的,那就是他刘宏的私军,当然也可以叫禁军。刘宏相信,靠着这新十军,他终究能杀回来的。

    正打着另起炉灶的心思,刘宏自然就不是多愿意在东线放多少精兵。不然后面新军的战力没法保障。

    所以,给赵谦、淳于嘉和毌丘毅的所谓南军兵马,水分就很大了。

    刘宏兵不指望那万人的东线兵能挡住叛军,反正只要能依坚而守,能为他西巡争取足够的时间就足够了,

    但刘宏不想想,就靠着这些全然不习兵事的京都浪荡子弟,能挡住叛军虎狼?

    而且就是所谓的南军也是靠不住的。

    南军和北军不一样,北军多是各地善战士入选,之后一直就是征伐各地,战斗力自然是诸军之冠。

    但南军多是世代为京都子弟,干的都是一些仪仗的活。这些人好轻裘宝带,美服华冠。懂斗鸡走马,不懂刀枪剑棒,懂游荡享乐,不懂战阵厮杀。能扛得了醇酒美人,却不能负戟披甲。

    所以南军一知道被征召了,十个里九个不乐意,纷纷出钱帛雇市上的游侠儿代为出征。

    最后,赵谦等三将出阵的时候,其麾下近乎清一色的京都穷子弟。

    三将一并出征,只两日就开到了巩县。

    那会,巩县还在抵抗。

    巩县距离京都是一百一十里,是洛阳外围城防的第一关,其城防自然是非常严密的。

    而且巩县的巩是什么巩?那是巩固的巩。就是因为此地有山河之固,才以此得名的。

    其地北是大河,其东为首阳山,又有洛水为分,易守难攻。

    本来巩县兵额是千人,但之前荥阳大战前,何静调发了巩县卒五百人东出虎牢。后面这些人就没再回来过,是以现在其城内只有兵五百。

    此城县令叫齐克,这会在数万叛军的围困下,乏兵乏粮。

    本来他们是不缺粮的,因为巩县城外的洛口,是洛水和大河的分界口,东来的漕粮都会在这里转输一次。

    但洛口的仓储早就落到了叛军手里,巩县兵只能勉力守城,哪可能夺回来呢。于是,只能祈盼援兵能送粮过来。

    但可惜,赵谦等人也没有粮。

    刘宏他们本就做了放弃京都的打算,准备西入关中。那太仓中的储备自然是要运入关中的。所以除了给了赵谦二十日粮,之后再无补给。

    所以,可想而知,赵谦等将带着万人东线军抵达巩县的时候,其士气得多低落。

    不过赵谦算是真的忠心国事了。

    之前他为汝南太守,被汝南黄巾大败。他本人也被槛送入京,关押起来。这次国家启用他,赵谦自然万分感激,打定了要不负国家的器重。

    所以在见到众军士气低落,赵谦尽出家财犒赏三军。然后以忠君大义来激励大伙。

    别说,这些京都浮浪子弟都是想干大事的,被这一激,倒真的有了几分敢战心。

    但精神永远不能当饭吃。

    在军粮不继的情况下,赵谦试图率军解救城内的巩县卒,好一并退到柏谷壁继续坚守。

    柏谷壁为洛水穿柏谷而设立的壁垒。是当年汉武帝微行至此,为老父所窘的地方。此地为豫西通道上的要地,谷中无回车地,夹以高原,是一处重要塞垒。

    但可惜,赵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其军要夜袭巩县城外的叛军,反被曹操带骑攻垒。赵谦这边还没攻下叛军壁,他后面的营砦就已经被曹操攻破了。

    一片大火中,赵谦军大溃。

    随后,巩县城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