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六章:德运(1 / 3)  犁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钟繇被带走了,但生命没什么危险。

    这次谈判破裂并不是因为许相有多忠诚,或者是给予许相的条件不够。说到底,许相是要城外的河南豪势展现出能控制日后局势的实力。

    而这些显然是钟繇不能知道的。

    许相一直看着钟繇被拖走,直到消失后依然坐着在那沉思。

    良久,许相叹了一口气,在两个仆隶的搀扶着离开了。

    显然许相并不如表现的占着什么上风,城外的叛军和城内随时会倒戈的河南地公卿,会让他更加焦头烂额。

    只是好在这一次试探并不是没有收获的。

    至少城外的河南叛军们现在还没有改朝换代的想法。

    但真的是这样吗?

    ……

    此时,东观坛外,作为这次合兵的重要推手袁绍正裹着貂袄和一年轻士子冬日煮酒闲谈着。

    这名年轻的士子是颍川士子辛评,是这次倒宦行动的一员。

    袁绍早就有引颍川籍士子为己用的心思。然后就有人将辛评引荐给他,之后通过七拐八绕的关系,这辛评还和袁绍还沾亲带故起来。

    阳翟的辛氏在阳翟并不是多显耀。因为此地的辛氏是陇西辛氏东迁的一支。而作为主脉的陇西辛氏就显赫多了。

    陇西辛氏是前汉初年就定居在陇西的望族。之后每代都历武职,其家弓马兵书传家,如成帝年间国之虎臣的辛庆忌就是出自此族,由此可见陇西辛氏在武家的高门。

    袁绍早就知道这些,拉拢辛评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借机和陇西辛氏搭上关系。

    袁绍预料到,日后河南世家在洛阳另立朝庭的时候,必然是不容西边的伪帝的。而那时候陇西辛氏就没准是一个重要盟友。

    当然除了这点,袁绍还看重辛评的人脉。

    通过辛评的关系,袁绍后面又认识到阳翟一系列士子。如枣祗、邯郸商、郭诞、郭嘉、郭援、褚尤等,皆是阳翟的翘楚。

    这些人都围绕在袁绍身边出谋划策,让袁绍好不得意。

    诸多谋划功成,又集众智谋之士,难怪袁绍精神气爽。

    这人一高兴,就展现在外相上。

    平日袁绍很少穿的招摇,但这一日竟然穿起了加金铛,附貂尾的惠文冠,再加上千金难得的貂衣,更显器宇轩昂。

    他与辛评煮着酒,一边聊着阳翟的士林风流,一边聊城内的信息,气氛欢快有趣。

    这时候,许是喝多了,袁绍突然问了句:

    “仲治,你说咱这大汉按五德始终,是承何德呢?”

    辛评正喝着酒,突然听袁绍此问,一愣,下意识道:

    “是火德呀。汉承尧运,俱受火德,所以服饰尚赤。”

    袁绍笑了笑,故作疑惑道:

    “那为何我读史,曾看高祖二年,东击项籍而还。高祖问故秦祭祀何帝,有人说是白、青、黄、赤四帝。然后高祖就说了,说这天下有五帝,为何偏偏少了黑帝。最后高祖说,自己就是那黑帝,乃立黑帝祠。可知国朝为水德呀。”

    辛评这会就有点缓过来了,他盯着袁绍的笑脸,琢磨这话有没有其他意思,但一时确定不了。

    所以辛评就照实说:

    “的确,本朝在德运这块到底承的是何德,确实是个大问题,我也曾向家中家长请教过,对此也一些认识。”

    辛评话没说完,袁绍就道:

    “愿要闻之。”

    辛评内心古怪,暗道你们袁氏家学不就是《京氏易》吗?这些德运之说你会不知道吗?

    不清楚袁绍的打算,辛评老实回道:

    “汉得何德,有三个答案,一为水德,二为土德,三为火德。这里面每一个答案在历史上都引起过大争论,其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愚夫将德运视为图谶符录这些,我们阳翟承法家余脉,更能看透其实。”

    袁绍听这话,击节赞叹,夸道:

    “没错,我正是要听听你们阳翟学脉一派对此的看法。”

    辛评也自矜他们法家的身份,也有心对汝南人秀一秀他们颍川士林的学术成果。

    于是,辛评兴致也起来了,开始真的将这件事当成了一场学术研讨会。

    他道:

    “所谓德运之说其实是天命的延续。无论是革命还是改朝换代,一切都是天命的安排。商之天命为天降玄鸟,因有夏多罪,天命伐之。后商为周所灭,遂有天命靡常的认识。既然天命会转移,那是以何为根据呢?”

    “那就是德,所谓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既然天命转移,唯德是辅。那这德又有什么转移规律呢?战国时期齐人邹衍改五行相胜说为五行德运说。五行相胜,也就是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此五行为天地基本,是天命转移的符箓,所以天命的转移就按这五德相始终。”

    袁绍听的频频点头,实际上这些他都知道,他的家学就是研究这个天命的,又怎么会不知道呢?但能如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