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六章:士衰(2 / 3)  犁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失。

    但现在泰山军的匠人营的这种井大车,不仅有前两种功用,还能直接以悬梯挂靠在城墙上,给井车内的甲士直接冲上城头。

    这种车高达数丈,下面有四轮可以被推动到城墙处。然后巢车上有裹着牛皮,用来防火,车内可容纳甲士数十人。

    可以这么说,只要有一架井大车挂到城墙上,下面的泰山军就能源源不断攻上城头。

    除了井大车,第二种利器就是重配发石机。

    之前卢植的汉军主力在围攻列人的青州黄巾的时候,就从故纸上制造出了发石机,当时还骇得黄巾兵们以为是天怒。

    事后祭孙将此事说与张冲听的时候,从祭孙对这些发石机的描述中,张冲知道这是一种非常简陋的依靠人力来拉动,用杠杆原理来发射石弹的机器。

    张冲在和几位大匠研究后,造出了以重力为动力来发射石弹的新发石机。也就是在末端加上重配,然后发射的时候砍断绳索,就能牵动前端的巨石发射出去。

    这一改进,将发石机的威力和射程提高了数倍不止。

    最后就是一个小东西,但非常管用,那就是壕桥车。

    这个是关羽专门用来对付襄国的壕堑的。这壕桥车其实就是巢车的翻版,也装轮子,然后悬挂梯子。

    等士卒将壕桥车推到堑壕外,直接将梯子一翻就能架上壕沟。

    可以说,关羽是打算远发石弹,然后同时从城头和城下一起发动进攻。

    关羽不信,这襄国就能挡得住。

    关羽一旦决定围攻襄国,就迅速采取了行动。

    先是在襄国以北建造了两座壁垒,控遏住了北面支援襄国的交通线。这两壁垒,关羽点了青州黄巾系统的悍将张泰、张黑子二将,他们各领五百青州黄巾力士甲兵守御两壁。

    然后泰山军又在城东和城西的两处高点,一为鸡头山,一为邢台亭的地方构建壁垒,封锁了城内东西方向的逃窜路线。

    鸡头山因为地势颇高,关羽就将大营和帅帐布置在了这里,作为围攻襄国城的总指挥。

    而东面的邢台亭,因为要防御可能出现的东面的巨鹿援军,所以关羽将麾下主将之一的李大目布置到了这里。

    李大目的五个精锐营头,二千军,皆布置在东面。既负责阻遏东面来援之敌,也负责从东面压制()襄国城。

    至于襄国城门所在的南面,也是关羽打算主攻的方向,关羽令全军最悍勇的典韦,率领三个精锐营头,和青州兵五千在此处布置防线。..

    在南面的这处营壁,皆布置了望楼、瞭棚,还有人将大营到襄国城之间的土路平整,好为后面攻城器械开辟道路。

    这一次关羽还吸取了之前在湡水的教训。

    为了保护后方粮道,并能为襄国前线提供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关羽还在三水之间的广阔土地上的聚落分配了乡吏,建立属于泰山军的基层组织。

    这些乡吏基本都是泰山军从投奔来的赵地本土人拣选的有力。关羽一方面对他们授以基层职务,一方面让他们在本乡本里宣传泰山军的政策。

    凡是有投奔泰山军者,为泰山军供输者,分田皆分上田。

    泰山军到河北已经数月了,实际上他们的政策和口碑早就在赵地穷困中传开了。不然关羽北上的时候,也不会有那么多贫民来投奔。

    所以当关羽放出这样的条件,赵地北部的贫民纷纷在自己的新乡吏的动员下,前来襄国前线领取任务。

    或伐木,或平整土地,或押运辎重,总之,赵地民心悦服。至于豪势们的心悦不悦,那就不重要了。

    于是,关羽就以这一阴一阳两手,决定在襄国城下与沮授做长久围战。

    时间匆匆就是半月,此间襄国内外无动一次兵戈。

    但大战的氛围却日益紧张起来了。

    此时襄国城的城头上,沮授正带着一干吏士扒在城头观望着下方。

    远处泰山军的南大营,一支百多人的黔首民夫正从营地出来,他们手上拿着各式锄头、犁耙,一路上载歌载舞,正向着家乡返回。

    沮授边上的李定看了一眼,对沮授道:

    「如今春耕在即,这批应该是返回家乡春耕的。哎,这些泰山贼人诚不可小觑啊。征战之余,对于春耕生产还如此看重。你们再看这些人,彼时来之前还赤手空空,现在返回却人人拿着铁制农具,看来这赵地民心再不属汉啊。」

    李定的感叹惹恼了边上的一将,他就是苏由。

    自苏人亭大败,苏由几乎是匹马逃入襄国,他就开始将泰山军恨上了。他不是恨泰山军后面会不会分他的地,他是恨自己恩养数年的二百亭卒折在彼辈手上了。

    乱世将临,武人手里没兵,那还怎么博取功名富贵。与其仰人鼻息,还不如死了呢。

    所以李定这边说了几句好话,苏由就恼了,他讥讽李定:

    「李将军如此观看城下贼,不如缒城降了吧。」

    李定一点不惯着苏由,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