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三章:亲征(2 / 3)  犁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但这些军队普遍都是各色衣,分数不同豪势部曲,全没个统一。

    但泰山军不同,皆是黄衣黄巾,无论吏士,皆配有识别的肩章袖臂。

    军吏的肩章有黑、赤、白、青等各色。

    如什将一级色黑,队将一级色白,屯将一级色黄、曲将一级色蓝,部将一级色赤,再往上就是校尉级色青。可以说,各级军吏品秩一目了然。

    而士卒们的袖臂皆不染色,统一是亚麻的原色。

    这些袖臂除了有颜色的区分,还统一写着自己的营头、军职、姓名。泰山军起名的传统从薛氏壁开始,就一直延续至今。数不清的无名黔首在军中获得了自己的名字,也在战事中获得了他们的荣耀。

    可以说泰山军就是他们的根,他们的归属。

    赵云知道这些都是泰山军五部主力校尉部,皆是能征善战的精锐。尤其是这次出征的还都是中护军部,就更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而这精锐,从这着装就可见一窥了。

    这当中,赵云还看到了一些有自己营号的步军营头,比如眼前的这一支,就是高举着一面「铁壁」旗帜。

    赵云虽然是骑兵系统的,对步军系统谈不上多了解,但他也知道在步军中,寻常营头皆是常规编制号,只有那些功勋卓着的营头才能有自己的独立番号。

    很显然,这铁壁营就是这样一支有着自己辉煌历史的精锐营头。

    赵云没看错,这铁壁营确实是中护军的一只精锐营头,其部是在荥阳大战中,负责狙击突袭的幽州突骑而被张冲赐予的「铁壁」称号。

    其营本是于禁的精锐,其后几名部将先后迁转,但这铁壁营的无双坚韧却一直传承下去。

    实际上赵云入泰山军到底还是时间短了,不知道一开始杂牌才会有独立营头。

    比如早些年的沂山营,鲁山营,或者来芜营。这些或以地名为号,或以县名为称。但随着泰山军不断整编,这些营头已经降格到了地方守御部队,已经很少再参加大规模野战军事了。

    现在泰山军的精锐野战部队,就是五部校尉合计两万人上下,还有突骑十个营头五千骑,飞军背旗两衙各千人。

    ()其中原来的飞军背旗已经被拆分成内外两衙,外衙依旧负责原先的侦查、探敌、刺女干等职司,而内衙被选入作为幕府的仪仗和护卫。

    然后剩下的在各根

    据地整编的地方守御部队差不多在三万多左右。其中老泰山地区六千、来芜地区三千,鲁中南地区六县三千,河济地区是五县四千,濮阳地区是两千,还有河内北部朝歌一带两千,赵魏之间合计是三千。

    相比于这些地方守御部队,作为中央直属的五部校尉部无疑是待遇最好,甲械最精,升迁最快的部队。那些守御部队中凡有功勋者,皆要来野战部队一展抱负的。

    也正因为此,五部校尉部聚集着以上各地区的精粹,可以说真的是勐将云集。而且很大一部分比例是来自于底层的黔首。

    这也是张冲特有简拔的,军队作为张冲的基本盘,一直是他治理的重中之重,那些世家子弟的降将虽然能力不俗,但却并不能成为张冲的倚靠。

    要想睡得稳,还得是穷弟兄们。

    赵云并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此时的他虽然展现出不俗的战技,但到底还未久战,无论是眼界格局皆没什么出挑的。

    但谁都知道赵云必然是前途无量的,因为他有个好姐夫。

    对于军中这些传言,赵云当然清楚。他也曾羞赫,觉得大丈夫当自立自强,如何因人成事。

    所以他索性就和自己的姐姐讲了,想靠自己的本事在军中立足。

    赵娥既感念弟弟的不矜,也伤感弟弟和自己生分。但她还是觉得尊重赵云的选择,就找张冲谈这个事。

    听到赵云这个话,张冲哈哈大笑。

    他将赵云喊来讲了前汉之卫青和霍去病的故事。问赵云这两人是不是古之名将。

    赵云点头,卫霍为这个时代所有军人崇敬,自然也包括了赵云。

    那张冲就问,卫霍可曾因为自己是汉武的外戚之家就损了他们的功业?反而因为这个关系,他们才有了一个充分展现他们才能的舞台。

    所以,张冲让赵云明白,作了他的妻弟已经是事实了,但这不是权力而是压力,只有真正做出一番大工业,军中才会知道你叫赵云,而不是什么渠帅的妻弟。

    赵云郑重的点头。

    对于这位突然出现的姐夫,赵云内心是复杂的。

    从小,姐姐在她心中就是他最敬重的一人,是他要用生命去守护的。但后来父亲冤死,姐姐失踪,他对这一切都无能为力。

    那时候的他就知道,这天下有太多的无可奈何。

    于是赵云更加磨炼文武,渴望弥补过去的遗憾。

    但谁知道,他的姐姐出现了,还带了一个姐夫。赵云在错愕之余,更多的狂喜,他又有家了。

    那日在武备学堂的射宴中,赵云力拔头筹,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