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三章:袁氏(2 / 3)  犁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说这都是别人诽谤。就像孔圣人都不免被武叔毁谤,子路这种贤人,都会遭到公伯寮的控告。我老父被诽谤,也是在所难免的。

    当时这段话就被听墙跟的宾客们给传出去了,袁隗还被他老子骂了好久。

    遥想当年袁马两家的情契,再看看现在两边敌对疆场,如袁懿达这样的小年轻也只能唏嘘不已。

    从这里,也看出为何袁隗是袁氏仅剩下的大佬级人物了,却不培养自家两个儿子,而是培养三哥家的三个孩子。

    实在是自家的娃真不是搞政治的料,过分天真。

    但原以为袁懿达已经是天真烂漫了,但没想到那边袁忠在听完这话后,还怒了,说了句:

    “这马家也太不像话了,就是再如何,阿基结婚,那边也要来个人呀。这马家自马公走后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

    瞧瞧这话,咱袁忠比袁懿达还要不合时宜。

    袁懿达听到这话,不能再认同了。

    就在这两不合时宜的袁家子在那闲聊。稍微内圈一点的几个人却说着正事。

    正在说话的一人,叫袁遗,是大房家的长子,有干时之量,忠允亮直,是袁氏的中坚力量。

    袁遗就在说着自己从西面回来的见闻:

    “我之前从武关转道入南阳,一路行来,看见这荆州不稳啊。叔父那边拟定好新的荆州刺史了吗?”

    实际上,现在的荆州就处在群龙无首的时候。

    原先的荆州刺史徐璆前段时间刚刚因为南阳黄巾再次反叛,然后不慎被杀,州内空虚。

    荆州作为关东一方势力的重要钱粮来源,非常重要。所以对下一任的荆州刺史人选非常看重,现在袁遗问的就是这个话。

    听到袁遗问起,边上一人回道:

    “叔父那边打算举荐刘表作为新的荆州刺史,今日叔父去上朝就会说这个事。”

    说话的这个人叫袁胤,是袁遗的亲弟弟,他一直留在京中,显然比自家兄长更要了解情况。

    袁遗听到这话,皱了皱眉头,小声道:

    “让刘氏子孙去上任,未免不妥吧。”

    在场的几个都是袁氏年轻一代的核心优秀族人,当然明白袁遗所说的不妥是什么意思。

    还是由袁胤来解释:

    “大兄,是这样的。你之前一直在西边为官,可能不太认识刘表。刘表是咱们老党人一员,和咱们袁家的关系莫逆,是可以被信任的。而且不靠咱们袁家,刘表一个兖州人如何能在荆州做稳?所以大兄伱就放心吧,叔父他将一切都考虑好了。”

    听到弟弟这样说,袁遗再不信服也只能如此了,毕竟叔父都点头了,他说再多又有何益呢?

    最后,袁遗只能喟叹了句:

    “荆襄九郡,天府之国。要是能留给咱们袁家该多好啊!”

    这时候袁胤笑笑不说话,而边上的袁叙听到这话后,接茬道:

    “叔父之前定好了,咱们袁氏子弟要留在中枢,这样才能把持朝野。那荆州固然好,但一介刺史又如何能做得了天下主?”

    这话说完,袁遗若有所思,显然想到了自己这次回来将要被安排的方向了。

    而那边,袁胤见小弟说话这么无遮拦,咳嗽了一声,然后岔开话题,问了句:

    “袁闳兄长、袁弘兄长真的都没来吗?”

    见自己说错话,袁叙既是找补又是撒气道:

    “哼,兄长,你又不是不知道袁闳、袁弘这两兄弟。他们都是道德高洁之士,哪会与我们这些庸人同流合污。”

    见自家小弟说的话这么不尊重,袁遗训斥了一句:

    “他两是你的兄长,怎敢直呼其名?”

    但袁叙就撇撇嘴,显然心里对这两人不以为然。

    见袁叙如此,袁遗也是无奈。

    说来他们袁家最惯会左右逢源,不然也不能经历数朝不倒。不管东风压西风,还是西风压东风,胜利的那一方总有他们袁家。

    但就这么灵活的家族,竟然出了两个奇葩,还都是亲兄弟两个。

    袁闳、袁弘都是袁彭那一脉的,正好是前头那个不合时宜的袁忠的兄弟。这两道德高洁到什么程度呢?一个苦身修洁,隐居不仕。一个改名换姓,与家族恩断义绝。

    想到这两人,袁遗也是无奈了。

    就在这时候,今天的主角袁基终于收拾出来了。

    这时候堂内外的袁氏族人纷纷上前道贺,但却看到袁基的脸色非常差,笑得非常勉强。

    袁基这副样子,袁遗看出了不对,于是走近小声问道:

    “阿基,你这是怎么了?”

    见是自家信任的兄长问起,袁基就将刚刚发生的事和他单独说了:

    “兄长,刚刚我疲了小憩,突然就做了一个梦。梦里一片血色,然后被梦里一黄龙惊醒,那黄龙浑身上下都在流血。”

    一口气说完后,见自家兄长浑不在意,袁基又说:

    “醒来后我就觉得不对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