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二章:定亭(2 / 3)  犁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断此处应该有两万人上下。

    但随后攻破敌之前哨壁,让杨茂对这个判断产生了怀疑。

    有这么强的兵力怎么只会在前哨点放这么点人?而且随后对俘虏的拷问中得知,对面的汉军也就三四千人。

    所以杨茂有点被愚弄的恼怒。

    但就在他推翻之前的判断时,魏种又来求援了?

    对面不是只有三千人左右吗,魏种为何说有七八千人?

    这个时候,杨茂陷入了巨大的怀疑之中。

    他不清楚俘口说的是真的还是对面汉将的计谋。

    就在这个时候,负责在原先左翼的李辅的天雄军送来最新战报,说在西面的那片树林发现汉军的骑兵。

    这个时候杨茂才开始好好对着北面的地形研究起来。

    首先是西面的那片大森林,这地方郁郁葱葱的,如果要藏兵少说可以隐匿数千人。而现在李辅送来的军报证明潜伏在这片树林的是汉军的骑兵。而森林距离定亭阵地大致只有一里的位置。

    这个位置,骑兵瞬息就至。

    如果汉骑发动进攻,那已经缠斗在战场的魏郡镇戍兵就非常危险了。

    而且杨茂不仅发现了这点,他还看到在定亭之后有一片麦田。这些麦子长得非常喜人,完全有可能成为汉军的伏兵地。

    这个时候杨茂的冷汗冒出来了。

    一种不详的预感笼罩心头,于是他做出了此战最错的一个决定:

    “鸣金,令魏郡镇撤兵。”

    军中幕僚虽然奇怪杨茂这个决定,但并没有人上来劝阻,毕竟从前线的情况来看,魏郡镇兵打得确实不行,需要先撤下来休整了。

    于是,已经亲上第一线厮杀的魏种没有见到预想的援兵,反听到了后方的鸣金收兵。

    这下子他有点气急败坏。

    太丢人了,刚刚河内镇打得那么出彩,轮到我们魏郡镇兵上场却要被撤下来,真是丢了王畿子弟的脸啊。

    没错,魏郡子弟就是以王畿子弟的身份自称的。

    实际上,杨茂的决定不能算错,只是他到底接收了错误的信息。

    此刻,他放弃继续对定亭的攻打,而是转而等候王上所说的蔡确的中护军到来。

    说白了,杨茂对于麾下战力是非常不自信的。

    在得知对面有可能是镇北军主力后,他没有足够的信心去打。所以想等待蔡确的精兵到来。

    但实际上,此刻的定亭已经是强弩之末。

    刘质万万没想到,对面的泰山贼竟然这般勇猛。他们无论是甲械还是斗战技都远远超过他麾下的部曲。

    甚至刘质赖以骄傲的凝聚力在对面泰山军来说也不过旗鼓相当。

    实际上,刘质并不清楚。

    他面对的这些镇戍兵实际上是非常有潜力的。

    这些从护田兵筛选出的镇戍兵,在基层伍人队中往往都是来自一个地方的。这些人同吃同住同训练,然后又一同分配到戍点戍守。

    他们之间的团队配合并不比刘质这些部曲同劳作来得差。

    所以,刘质实际上也打得很辛苦。

    而原先他在那片森林布置的后手,那五百的河间兵到现在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了。因为在这中间,敌军一支规模庞大的骑军团就聚集在那里。

    而且从对面不断调动小队入林就可以推断,河间骑兵也已经暴露了。

    更让他担忧的是,这还只是敌军的一部,对面的主力到现在还没有上。而原先卢植许诺的援兵到现在还没有来。

    这怎么不让刘质绝望。

    他想到之前他说服族中的族老们的话了。

    “如今天下板荡,我刘氏又遇到了和之前新莽末年一样的困境。我中山刘氏为何能累世富贵?不就是因为我等姓刘吗?如果我刘氏都不救这汉室,这汉室还有谁救?而汉室若亡,我等中山刘氏就是前朝余孽,到时候想有一夕之安也不可得啊!”

    正是他借着国难家亡的大义,中山四刘凝聚在了一起。

    但现在看来,我中山刘氏是真的要死在这定亭啊。

    此时,刘质脑海里不能不浮现一位族叔的一句话:

    “我中山刘氏要是都亡了,这汉室就是复兴也和我等有什么关系呢?”

    但谁成想,对面鸣金收兵了?

    刘质顾不得狂喜,令部曲们打扫战场,继续加固壕堑。

    而这时候刘质才得空统计了部曲的伤亡,就那么一会功夫,已经没了八百多族人。这让他心头愈发沉重。

    但不管未来如何,现在多活一刻是一刻。

    ……

    但等待刘质的灭亡却一直没有到来。

    恰恰相反,大概在申时末的时候,他却等来了援军。

    一名信兵冲入阵地向他汇报,镇北军序列下代地军团的韩珩、高政、吕崇、薛深四部,带领援兵数千已经据此不过二里,让他务必坚持援军到来。

    只要看看那北面扬起的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