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四章:战略(2 / 3)  犁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是城内的孙氏、许氏连接出奔。但在城外就被泰山军给俘获了。

    然后城内的游侠一流,如赵犊、霍奴等,皆起异心,随时准备反戈一击,搏一把大富贵。

    这人心啊总是买涨不买跌,眼见着这汉室已经无路,没人愿意陪葬。而愿意陪葬的早就在中人亭死光了。

    而那城内的许氏为何不效死?要知道在定亭英勇牺牲的许据就是出自此家族啊。

    但人家的理由也很有道理,那就是:

    咱们都为汉室流血敬忠了,已经对得住汉室的恩德了,剩下的族人为自己为家族求个生路,不行吗?

    行,太行了。

    也正是此话太有道理,以至于那些子弟牺牲在中人亭的,皆无愧对汉室之心。无论是出奔还是投降皆毫无压力。

    所以就在九月最后没几天的时候,涿县城内的豪强们诱动游侠赵犊、霍奴,背杀齐周,开城而降。

    就这样,涿县城克。

    入了涿县的董访安堵四民,一切皆如故,好像并不打算按照泰山军过往的入城政策清理顽固不法的豪强。

    是不是董访又犯了他在河济时期的老毛病,开始绥靖起来了呢?

    不是,犯过一次错误的董访比其他四个方面帅臣都要来得激进。如果能证明忠诚,他董访又何惜这手里的刀染上鲜血。

    而这一次是王上的安排。

    张冲非常明白,现在幽州处在一个真空期,如果不能尽快收复底定,那外族就会入关盘踞,到时候他可能就要深陷在北疆的边防泥淖了。

    所以,这一次行动就是要快。

    为此,张冲对三帅密谈过这次行动,不拷豪强,只要交出粮食兵刃,一切悉数入故。

    等幽州平定后,再从容料理即可。

    这就是先用快火爆炒,再用文火慢炖,这肉啊,它才烂透。

    于是,有了涿县的支持,董访留军三千稳定涿郡,便开始继续北上。

    从舆图上看,涿郡之北就是代郡、上谷郡,好像随时能到。

    但实际上,在涿郡、广阳郡和代郡、上谷郡之间是绵连的群山。在西侧那是太行山,在北面那是东西走向的燕山。

    总之,别看代郡、上谷郡就在涿郡边上,但其实隔着远呢。

    但再远,董访都要继续北上,因为他此次的终点就是居庸关。

    此关坐落在燕山山脉和太行山的山道口,正是通往上谷的唯一通道。守住居庸关,就是守住幽冀的广大平原。

    此时居庸关的守将是寇崤,出自上谷豪族的寇氏。

    而且好巧不巧,他就是当年死在荥阳外的幽州突骑前部司马寇淮的弟弟。

    他和其兄的年龄相差很大,但却受其兄之恩深厚。

    寇氏到他们这一代就已经衰落了,直到家中出了一个寇淮。他用青春和鲜血在北疆搏命,不仅博出了个比二千石,还荫庇了家族。

    汉家之制,凡两千石者,皆可荫蔽族内子弟入郎。

    而寇淮就将这个名额送给了他这个弟弟寇崤。

    所以其人履历就非常漂亮,先是少以荫蔽入充羽郎,稍迁中郎。大乱后,用为南部尉,之后加武卫校尉的绶印回乡组建部曲。

    原先寇崤只是居庸关的副将,但其主将在流露出要投降泰山军的意思后,当夜就被其带着扈兵十人给火并了。

    在自号为上谷太守后,他就发誓要让泰山军付出血的代价。

    董访带着八千后军元帅部的吏士们先是抵达了军都山以南的军都关。

    此关和居庸关分为南北,夹在军都山两边。

    当董访到来时,此关已经被寇崤放弃,为的就是放泰山军北入军都山,他好在居庸关以逸待劳。

    当董访穿越军都山后,才出了一口大气,抹了额头上的汗。

    这军都山可真谓险峻,山峦层叠,地势陡峭,诚为幽州之西北咽喉锁钥。

    幸好,敌军没有在这里伏击他们。

    其实董访不知道,在千百年后,这里已经不叫军都山了,它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八达岭长城,是北京最重要的大门。

    到了居庸关的城关下,董访就知道不好打,于是就试图劝降寇崤。

    寇崤守城之心自然坚决,但也没杀董访的使者,而是让其带给董访一句话:

    “我有雄关在此,你敢攻吗?”

    说实话,董访不敢。

    他只在阵前一走,就看见那崇高难以仰攻的山脊,别说他只有八千,便是八万来硬攻,也要死伤惨重。

    所以董访问计于军中幕僚田丰。其人素长于军略,很快就给董访想到了一策。

    董访军抵居庸关的当夜,就以军中新晋勇将薛真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着百人悄悄从军都山的密林道,绕到了居庸关的前面。

    这一次他没用吕旷,毕竟再好用,也要让人家休息休息。

    寇崤自负有雄关在握,所以从容就睡。下面的部曲也不是什么精锐,也没有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