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二十二章:印绶(2 / 3)  犁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从柳城出发,走白狼水谷地进入辽西,也是为了方便绕过这片水泽,好可以直接从北面进攻公孙度。

    本来张冲是打算直接在辽泽上架桥的,但可惜,辽泽的具体情况,张冲并没有见过,也并不知道这片著名上水泽到底险恶到什么程度,所以才放弃了这一方案。

    所以如果要想从卢龙到平岗、平岗到柳城、柳城走榆水谷地进入辽西,那柳城这个地方就无论如何都绕不开。

    而现在掌控柳城,同时也掌握这两条道路的正是盘踞于此的乌桓人。

    泰山军对于乌桓人早就不陌生了,最早在濮阳之战中,当时隶属于黎阳营的一支二百人左右的乌桓人临阵投降泰山军后,之后又有数股在汉军中服役的乌桓人被俘投降进入泰山军。

    也正是有这些汉化颇深的乌桓人的加入,张冲等人才对乌桓人有更深的了解。

    和很多草原民族一样,乌桓人之所以为乌桓人,不是因为他们有着什么同样的血统,而只是一群被排斥在匈奴人之外的杂胡奴隶而已。

    在匈奴人全盛时期,这些生活在东部的乌桓人每年都要给匈奴人输献牛、马、羊,一旦过了时间不给,人家匈奴人就要他们的妻子来抵账。

    所以一旦匈奴人和汉人开始全面作战后,这些被压迫的乌桓人自然南下寻求了汉人的支持和保护。

    而这些乌桓人南下后,就迁徙到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的塞外作为城傍部落。

    汉人为他们提供安全和能过冬的场所,而乌桓人就需要为汉庭在塞外侦察匈奴动向。

    可以说,乌桓人就是在汉人的庇护下才有了容身之地。

    但汉人很快就发现了乌桓人的武勇,这些还停留在部落时代的乌桓人勇健能战、重兵敢死,可以说掠夺就是流淌在身子里的血液。

    这股力量被控制在汉人手里,自然成了一柄利器,但随着执刃的主人开始虚弱,这些乌桓人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尤其是匈奴丧家之犬,鲜卑自相残杀,他们认为属于乌桓人的天命将要来了。

    于是,这些年,乌桓人内部的整合越来越快速,那些成为部落大人的乌桓领袖们也开始相互吞并。

    而且,这些人的吞并还有一个现实的原因。

    那就是随着北方越来越冷,在他们更北方的杂胡部落纷纷南下,这给了这些乌桓人非常大的压力。

    过去松散的部落在这样的环境下并不能保护安全,所以形成一个大联盟就有了现实的基础。

    至现在张冲北伐为止,如今的乌桓人陆续形成了四个部。

    其中是以上谷乌桓九千落组成的上古部,由部大人难楼统治;辽西乌桓五千落组成的辽西部,由部大人丘力居统治;再然后就是辽东一带的一千落组成的辽东部,归部大人苏仆延统治;最后一个就是右北平八百落组成右北平部,归部大人乌延统治。

    这里面每一落就是一个帐篷,大概有十多口,所以乌桓四部加起来一共有二十万人以上,其中最强的就是这个辽西部。

    这四个部中,右北平部很早就投效了泰山军,当张旦军团驻扎在卢龙塞后,设帐在距离此处不远的平岗的右北平部就向张旦奉上了白狼毛,以为投献。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如今的乌桓人内部正发生一场大的动乱。

    作为四部中实力最强的辽西部,其一直以四部联盟首领自居,甚至日常也以乌桓单于的名号来发号施令。

    所以那时候的丘力居恰如鲜卑的英雄檀石槐一样,也是能统合一个族群的传奇。

    但英雄终有迟暮时,丘力居老了,现在已经上不得马,吃不动肉,甚至连帐篷都出不去。

    但现在的问题是,丘力居的亲子楼班年少,所以如今总摄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的是丘力居的从子榻顿。

    那榻顿自从汉地历练回来,就好生有见识,赢得了一众乌桓武士们的拥护,尤其是他还以汉法来约束部落,将部落形成了百夫长、千夫长、万夫长的制度,大大增强了乌桓人的组织度。

    但好死不死,右北平部大人乌延正是楼班的舅舅,所以榻顿掌权后一直打压右北平部。

    先是剥夺了一些草场,又将其部的一些精锐武士调入了柳城,可以说榻顿是想将右北平部整个吞了。

    实力只有八百落的乌延压根没办法和榻顿抗衡,只能南下寻找张旦的帮助。

    也正是有了乌延的投靠,张冲得以对如今通往柳城的通道和局势洞如观火。

    也不是张冲非要灭了辽西乌桓。

    但谁让这个榻顿和盘踞在辽东的公孙度结成了姻亲,那榻顿又守在通往辽东唯一的通道,那只能先将这个石头搬开。

    正如那句话说的,消灭你与你何干?

    ……

    在距离卢龙塞之外二百里的柳城。

    说是二百里,但实际上要从卢龙抵达柳城,却是要走接近六百里的山路。

    甚至这个道路上常旱无溪水,所以人马绝行,鸟兽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