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四章:西奔(2 / 3)  犁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县。此时河南县令是南阳人韩暨。

    他受刘表所举为孝廉入京,之后被朝廷委派为河南县令。

    河南县作为京都的西大门,能居此位当然算得上美事。但韩暨哪知道,自己上任还没多久,就遇到了这事。

    看到太尉带着三千步骑摇曳出现在县城外,心眼灵通的韩暨马上就明白了发生了什么。

    但韩暨权衡再三,根本不敢掺和到这个事情里来,于是和僚属们一商议,就带着诸曹吏长,携带印信跑路了。

    就这样,皇甫嵩兵不血刃的进入河南县,但紧接着,从京都传来消息,大将军何进已经彻底掌握了局势。

    在这个进退的关键时刻,皇甫嵩竟然出乎所有人预料,他带着本兵回撤谷城了。

    这下子,刘备懵了。

    他哪里知道,对于皇甫嵩来说,秩序既然已经确定,那就要维护。

    而没了皇甫嵩兵马的支持,刘备也只能无奈回转谷城大营。

    他几次求见皇甫嵩,但都被拒绝了。焦急无奈下的刘备,只能没天没夜的候在大帐外,急得他头发都白了一半。

    直到这一天,范曾带着诏书单车入了皇甫嵩大营。

    一开始范曾接到何进的命令还很惶恐,认为皇甫嵩手里数万大军,他带着那么点人就想拿下皇甫嵩简直是痴人说梦。

    但幕府里的谋士徐勋却告诉范增,就这样去,皇甫嵩一定不会反抗。

    这些决策者的底气不仅是因为副帅的朱儁一直和皇甫嵩不和,更是因为他们了解皇甫嵩的为人。

    再且退一万步说,皇甫嵩就算要反,他早就反了,还会等到现在和关西那边反目成仇?将自己唯一的后路也给断了?

    于是,范曾真的就这样进了皇甫嵩的大营。

    然后没过多久,皇甫嵩就被带上枷锁,槛车押送出营。

    那一刻,军中将领悉数到场,群情激奋的将槛车围着。

    他们不理解,现在战事紧急到这个地步了,为何还要将他们的主帅给拿了?难道那些人不怕战争失败?不在乎他们的生死?

    范曾被这些军将团团围住,骇得不行。最后还是皇甫嵩自己说:

    “我是咎由自取,诸君莫要自误。我走后,军中大小事会移交朱副帅。你们好好打,不要让我在京都蒙羞。”

    在场人听到这个话,还有什么说的?于是只能泪洒当场,送老长官最后一路。

    而从始至终,朱儁为了避嫌,一步没有踏出营帐。

    他只是叹息了一声,就继续读他的《春秋》了。

    恰如那句,知我罪我,其唯《春秋》。

    ……

    在返回京都的路上,范曾总感觉不对劲,好像一直有人潜匿在附近。

    皇甫嵩也感觉到了,他还知道到底是什么人。

    叹了一口气,皇甫嵩突然对范曾道:

    “范校尉,现在关西兵常常渗透到左近,咱们应该是遇到了关西兵。你给我一把刀,咱们都得小心。”

    范曾当然不怀疑这个军中老帅的判断,连忙抽出刀递给了皇甫嵩。

    他压根不担心皇甫嵩拿刀后会反抗。

    开玩笑,刚刚在大营有数万大军,人家皇甫嵩都没有反抗。现在有一把刀,还会反抗?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皇甫嵩刚刚接过刀,刀口一转就将自己的脖子划开了。

    浓烈的鲜血直接从伤口处喷涌,范曾懵了,所有人都懵了。

    不是,老太尉,大将军压根就没有要杀你的意思啊,你为何要寻思呢?再者说了,你现在一死,他们如何交差?

    到时候舆情上下,谁都会认为这是大将军的手笔,到时候军心必然震荡。

    范曾越想越心惊,也越不知道如何办。

    他们都想着皇甫嵩死后会发生怎样的大地震,但没人想过此刻的皇甫嵩如何。

    此刻,仰望着天空,皇甫嵩欣慰的笑了,他好累好累,真的好累。

    这一刻他感受到无限的轻松,他彷佛又回到了那个在陇上跑马的少年,是那样的自由自在。

    睡一觉吧,大汉我走了。

    太武二年,九月三十日,一代名帅皇甫嵩,身陨无名坡。

    大汉庭柱,轰然而倒。

    ……

    范曾并不知道,距离他不远处的密林里,刘备正伏在地上,泪流满面。

    他看到了老帅死,他也明白为何老帅要自杀。

    这一切都怪自己。

    刘备想劫车队,救皇甫嵩,但他却不明白老帅要的是什么。也不明白,如果真被刘备劫了车队,他又会丢了什么。

    所以,皇甫嵩选择了死。

    所以,皇甫嵩是被刘备逼死的。

    刘备正是明白这些,内心的悲痛再不能抑制,他想哭嚎,他想大叫,为什么苦难的命运总是降临到自己身上。

    从河北到河内,从河内到河南,再到现在。他刘备总是被命运推着走,他每次试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