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零三章:时刻(2 / 3)  犁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为随军幕僚参战。

    此刻听了徐盛谦卑的话,大有好感:

    “徐君,你就好好说说你的壮举。你的功劳都在王上心里的。”

    荀攸看出了徐盛的紧张,毕竟作为一个中低级军吏参加这样一场高规格军议,还要向在场这些宿将虎将分享成功经验,落谁头上都紧张。

    而有了荀攸的铺垫,徐盛果然舒缓不少,他感激的看了一眼荀攸,随后就将自己做的事都一一道来了。

    该说不说,徐盛的运道果然是来了。

    本来他只不过是比军中其他人更熟路,所以就被吕翔安排到了雁门关附近,其实这就是吕翔的一个闲棋,也没想过有什么结果。

    但徐盛竟然在潜伏的过程中意外抓获了王邑一干人。其中这个王邑还决定献关作为投名状。

    而当王邑下定这个决心的时候,关内的汉军主力竟然会倾巢出动追击吕翔。

    而这一切的意外和巧合,最终让徐盛捡到了一个大便宜。

    当王邑叫开关门时,徐盛甚至还不敢相信。而当他真的进入雁门关,看见大量的行商正急不可待的准备出关时,他又有点理解了。

    之后的事情变得非常顺利。

    有王邑的作保,徐盛等二百人顺利在关内留下。而等吕翔带着两千大军出现在雁门关,甚至还只是在叫关。

    徐盛他们就杀出,一举夺下关门,使得吕翔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天险雁门关。

    但当徐盛向着张冲他们娓娓道来的时候,在场人没人觉得眼前这个徐盛是贪了他们的功劳,或者认为这就是侥幸。

    他们更明白,这个徐盛是个有大勇气的人。

    二百人,在完全没有任何主力配合的情况下,甚至对王邑的忠诚都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就真的闯入了龙潭虎穴。

    所以,当徐盛讲完后,连一直话都不多的虎将李大目都忍不住问道:

    “徐君,你是为何会堵上这一切的呢?”

    徐盛抬起头看了一眼张冲,看到他的眼中也带着这点疑惑,于是再忍不住心中的起伏。

    他对张冲动容道:

    “王上,我徐盛的命是泰山军救出来的,泰山军于我就是天恩。而当我入了泰山军后,我也常常遇到过这样的事,听到过一些袍泽明明是必死的任务,最后还毅然决然去做了。当时我不理解,甚至有点不想理解。”

    此刻张冲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脸上的笑也退去了,他认真的听着眼前这个人说。

    “王上,但后来我理解了。在那一刻我脑子里就一个念头,我的时候到了,我一生的时候到了。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也没有那么去想,那一刻我知道我就应该去做,那就是我的时刻。那时候我就理解了我之前的那些袍泽。他们有些是在中人亭战场上战死的,有些是在征辽战事中,在守护大军后方时,他们都明白,那就是他们的时刻。”

    当徐盛说完这番话的时候,全场都在沉默。

    在场的这些军将,几乎都是泰山军的高级军将,他们追随张冲打天下最少的都有四五年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道遇见了多少死亡,也不知道送走了多少袍泽。

    他们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优秀的,他们之所以能活到现在,就是因为他们更幸运。

    所以他们也更明白徐盛这番话的分量。

    这不是简单的军功,这是一份信念,这是一份为了泰山军事业而奉献一切的决心。

    他们可以想象,当自己这一方只有二百人,而关内的敌人近乎是他们的数十倍。他们完全可以只做一个屯将该做的,那就是留在那里继续等候军令。

    虽然这个军令可能在战争结束后都不一定能送到,但只要他们这样做了,没人会指责他们什么。

    而却相反,一旦选择去诈关,不成就是死。

    李大目这些人当然相信,徐盛他们这样冒死的背后肯定是有求功的现实要求,但他们更相信徐盛现在说的。

    这就是他们的时刻,作为泰山军,他们必须这么做。

    这就是现在的泰山军,其军心士气和信念已经如钢铁一般坚硬。他们就是来替天行道的,他们就是来建立太平盛世的。

    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牺牲,但就从我们开始,这就是我们的时刻。

    张冲默然,他走到徐盛的面前,给他斟满了一杯酒,动容道:

    “徐君,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也有过那么一刻,那就是上天告诉我,这就是我的时刻,我不需要想那么多,就是向前冲。往前冲就是答案,就是理由,它不需要再有其他的理由。来,这一杯你和我一起喝,我们一起再静敬一敬那些有这一时刻的牺牲者们!”

    于是,徐盛激动的拿起酒杯,对面一众军将们也拿起。

    他们随着张冲一起,举杯摇摇祭向东南,那里是泰山的方向。

    泰山军的人们相信,他们在死后都会返回到泰山,返回到那个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在那里泰山府君会接引他们走入黄天之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