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2章 “圣人”(5200字)(1 / 4)  人在死牢马甲成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一日。

    多云。

    守城士兵面色阴霾,驱散民众,张贴皇榜。

    皇榜公告天下。

    一张皇榜,上面所书,如一场飓风,席卷天下。

    “你听说了吗?”

    “听说啥了?”

    “没听说?皇榜都张贴了满天下了!”

    “嘶……你是指……增收户税、田税、屋税、纳妾税、生子税一事?”

    “乡里的佃户都闹疯了!如今,家家户户都不敢生娃!多生一娃,就得多缴一份户税,我听说隔壁村那朵村花,胸鼓腚圆好生养,还笋白笋白的,一副好皮肉,如今竟是倒贴彩礼都无人肯娶!”

    街头上。

    巷口间。

    二位衣衫褴褛的佃农,入城买卖,在日晒下蹲在树荫下,垂头丧气地唠嗑着。

    年长那位张大嘴巴,他活了五十载从未听说如此荒谬之事:“当真?为何?”

    “那村花哪里都好,就是身子弱,干不了活!这娶回家里,不是赔本生意么!”

    二位脏兮兮的佃农对视一眼,同时长叹:“造孽啊!”

    “嘘!”

    “带刀的来了!”

    一位面容冷峻的将军,率军出城。

    一路杀气腾腾,惊得市井鸦雀无声。

    过了一会,才有人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

    “南方又闹涝灾。”

    “死了成千上万的哩!”

    “好多人都饿死了,前些日子有亲戚从南方逃难上来,好不容易到了这边,瘦得跟竹竿儿似地。”

    “我一问才知道……”

    “南方有人造反了!”

    “嘶!真的假的!”

    “我骗你作甚!不仅南方,好多地方都拉大旗咯!世道又不行了!”

    “那咱们赶紧跑吧!”

    “跑哪去?”

    “不如,北蛮?听说这些年,北蛮挺太平的。”

    ……

    西市最繁华的一条街,黑烟滚滚,灶台鼓风声如狂风骤雨,打铁声如密集雷声,整日闹个不停,成了皇城最亮眼的风景。

    这是“铁铺”一条街,家家户户都挂着“赤铁坊”的匾额,其中最好的打铁小能手叫闫吉吉,祖传手艺,十分了得。

    百姓们听说,这赤铁坊的背后,有着官家的影子。

    ……

    虽然郑修从来没经历过。

    但大乾王朝自开国以来,就有着完善的科举、学府制度。

    古时公孙陌就曾有考取状元的雄心壮志。

    太学学府于城中分设四大分院。

    分别是“鹿”、“麟”、“鹤”、“虎”四院。

    一日清晨,四院学子,睡眼惺忪地洗漱更衣,坐于堂下。

    鹿院一角,被称为大乾史上最年轻的“墨夫子”,捧着一本“新书”慢悠悠地走到课堂上。

    墨夫子年方十六,却天资卓越,两年前仅以十四,以一篇《是非书》技惊四座,拔得状元头筹,那一篇状元文中,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他以整整三十六行工整的“抛开对错是非不谈……”句式,洋洋洒洒的千字文,借古讽今,成了一时佳话,引得无数人争相效仿。

    后来这篇状元文被太学收录,无数学子读之,宛如神思被重重打了整整三十六拳,茅塞顿开,惊为天人,服了这位年轻的夫子。

    别人常说文人相轻,可这位墨夫子,却用他那无与伦比、跨越时代的才华,捶服了所有文人。

    “咳咳。”

    讲台上,年轻的墨夫子一袭青衫,腰间佩玉,面白如玉,颇有风采。

    “今天,由本夫子与尔等一同研读一本新书。”

    年轻的墨夫子目光闪烁,捧起了一本书。

    学子们这才注意到,他们每人的书桌上都摆放着一本崭新的书籍。

    “墨夫子!”

    有人乖乖举手。

    “且说。”

    墨夫子点点头,示意学生提问。

    “这墨……似乎仍未干啊?”

    其他学子不信,伸手沾了沾,这墨竟未完全干涸,似乎是刚出炉的新书。

    “呵呵……”墨夫子摇头轻笑:“书不在古,有魂则灵。”

    “魂,字之魂,书之魂,意之魂,一书千字,若其中蕴藏书魂,则可傲游天地,神游太虚,知天地之浩瀚,观日月之无穷,感岁月之无情。”

    学子们一愣,随后纷纷鼓掌。

    有道理。

    墨夫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心中轻轻舒了一口气。

    崭新的封面,写着三个字——《囚者说》。

    这是一本连他也看不太懂的晦涩新书。

    他读了好几回,书中大约的确是在说,这渺渺天地看似无穷无尽,实则天圆地方,是一个巨大的囚笼,人在狱中,受尽苦难而不自知。

    润润嗓子,被无数人追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