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林凤生的升迁之道(2 / 3)  猎武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唉,大家都尽力了,无奈万历小儿存心保他,对于众人的弹劾不理不顾,大家干着急却没有办法。”郑承宪无奈道。

    “事在人为,曹时聘虽然抓起来了,可是他的女儿却还在南京。其可是杜文林的未婚妻啊。小的想是不是可以把她控制起来,弄到宁夏,要挟杜文林就范。最不济也可以扰乱其心。”红袍人又献一计。

    郑承宪听罢面露喜色:

    “好,这个计划可行。你现在就着手办理此事。”

    红袍人答应一声退了出去。

    屋里只剩下郑承宪兄弟俩,哥哥郑承恩问道:

    “侄女最近有什么新的消息传递出来没有?”

    “万历已经答应她暂时缓立太子,一旦时机成熟,就立常洵为储君。目前只是碍于申时行、杨成等人不断从中作梗,如果操之过急,则会引起朝堂动荡。所以,还得耐心等待。不过他既然已经许下承诺,就肯定会兑现的。”

    “常洵如果做了太子,以后天下就是我们郑家的了”郑承恩道。

    王恭妃生了儿子朱常洛,然后郑恭妃才生儿子朱常洵。按照祖制,立长不立幼,朱常洛应该立为太子。

    如果想人为改变规矩,就得不顾天下人的反对而硬性施为。

    所以,此事并不容易。

    环绕宁夏城的堤坝已经一丈多高,逶迤着走向西北,一直通到黄河边上。

    哱拜站在城楼之上,满面愁云。

    如今实在也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破局。

    冲不出去,只有坐等黄河水灌进城来,到时候一片汪洋,饿殍满城,整个城池就成了人间地狱。

    坐以待毙绝对不是他的性格。

    把哱云喊来:

    “你今夜带人从北门冲出,去找黄台吉,让他带兵过来解围。可以答应他,如果能助我脱困,等我立住脚跟,定会助其扩大在漠南的地盘。”

    黄台吉是蒙古右旗土默特部落首领,俺答汗的儿子。

    俺答率领土默特部落自嘉靖年间就不断骚扰明朝边境,也屡遭明朝军队的打击。后虽然与明朝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其并不守规矩,经常违反约定纵兵南下进入明朝境内抢劫。

    后俺答病死,其子黄台吉继承了顺义王封号,成了土默特部落首领。其比俺答更猖獗,骚扰明朝边境成了家常便饭,只是朝廷一直没有腾出手来收拾他。

    哱拜与黄台吉素有交情,暗地勾结。如今被困宁夏城,无奈想起了这位老朋友。土默特部落虽然距离宁夏城较远,但是只要他肯帮忙,这点距离对于骑兵来说并不算什么。

    夜半时分,宁夏城北门悄悄打开,十来骑出了城门,直往东北方向而去。

    等麻贵得到消息,组织队伍准备拦截时,这十多骑叛匪已经冲出包围圈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夜半城中叛匪冲关而出,麻贵直觉此事并不简单,马上把消息送往定边城的临时总督府。

    叶梦熊得到消息后,把梅国桢和杜文林叫到总督府:

    “昨夜一股叛匪从北门闯了出去,二位大人琢磨一下,其意欲何为?”

    梅国桢稍加思索:

    “他们闯关北去,应该是搬救兵去了。”

    “漠南的鞑靼各部落虽然离得较近,但是与哱拜的关系并不好,应该不会为了救他而与我大明公开对抗。与他关系交好的也就是土默特部落。但是它又居于蒙古右旗,离此处较远。”叶梦熊分析道。

    “不管他准备去搬哪里的救兵,反正我们得提前做好迎战准备。”梅国桢道。

    叶梦熊接道:

    “嗯,最近筑堤工作趋于完工,可以抽调一部分兵士去北门协助麻贵防守。”

    梅国桢转头对杜文林道:

    “还得辛苦杜大人!今天就把你的小队移驻到北门军营,以防不测。”

    杜文林点头答应。

    林凤生与杜文林同年及第,又是同时进入翰林院。可是杜文林不但中了当年的头名状元,而且做了应天巡抚曹时聘的东床快婿,这些都让其妒火灼心。

    打小就自诩自己是天下难得的奇才,无论院试还是府试,一直都是佼佼者,睨视其他士子。

    直到参加南京的乡试遇到杜文林后,风光完全被其压下,压得让自己喘不过气来。

    杜文林从翰林院早早出来且屡建奇功,而自己还在翰林院中规规矩矩得抄写着枯燥的历法。

    辛亏自己心智较高,另辟蹊径,挖空心思拜了外戚郑承宪为干爹,才走出了翰林院。

    借郑承宪的人脉关系,顺利进入兵部武库司,封为员外郎之职,从五品。

    皇上惦记西北战事进展不顺,把兵部尚书郑洛招来商议半天。郑洛提议,不如把守卫京畿北城的神机营调过去,以便及早结束战事。并且提议,可以让新任的员外郎林凤生代理西北神机营指挥使,原指挥使褚云盛降为副指挥,这样方便控制与管理。

    用文官管理军队,这也是洪武皇帝流传下来控制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