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9章 电子表厂,那个叫周星星的员工给我开了(2 / 3)  我真没想在过去的年代当学霸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给你加班费。”

    秦可无奈,不过李安乐说的也是,几天时间找个秘书等李安乐走了,怎么安置也成问题。“明天去电子厂吗?”

    “去啊,先去看看。”

    几百万美元,可不是小数目,虽然跟着港岛大亨比差了点意思,至少属于中等偏上。“对了,我想要要一份港岛电子产业发展的资料,可以弄到嘛?”

    “我去想想办法。”

    秦可说道。“去年报告行吗?”

    “没问题。”

    李安乐后世看过港岛发展历程,前期主要是走中转,其实港岛是有机会解放,只是当时情况考虑到需要一个和国际交流窗口,最终选择不解放港岛。

    之后五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港岛都有扮演中转的角色,只是从六十年代开始港岛开始发展制造业,其中纺织等轻工业慢慢发展起来,随之电子产业。

    港岛接近一半的人都是从事制造产业,李安乐翻看新弄来的报告。“这厂子可真不少。”

    电子厂很多,李安乐不得不说,半导体产业港岛发展还是很早的。

    李安乐看了一下去年报告,去年全年电子产品出口总值达到五十亿港元,别小看五十亿港元,当时整个中国外汇储量换成港元不过一百亿港元不到。

    “出口产品主要是,收音机电子表,音箱,计算机,电视机等。”

    李安乐心说,自己要收购的厂子好像就是生产电子表的吧。

    “芯片厂似乎不多啊。”

    李安乐翻看一下,小厂多,大厂少,而且大厂多是外资。“有利有弊,小而灵活,短期内不会出问题,长远来看,规模不大,资金薄弱,不能长期搞研发开拓新技术。”

    “短期内,没问题。”

    电子厂肯定有多赚,李安乐放下报告,至于想要改变大环境,李安乐不觉得自己有这个本事,任何人都没这么大能耐。

    “老板,酒楼订好了。”

    “走吧,吃饭去。”

    吃饭的时候,李安乐跟着十多个员工每一个都说了几句话,喝了一口酒,最令众人意外是,李安乐记得每一个员工名字,职务和一些经历。

    其实一点不难,只要记下来员工简介就行了。

    “怎么样,秦老师,我的表现还不错吧。”

    “八分。”

    秦可笑说道。

    “才八分?”

    “那二分差在老师这里?”

    李安乐见着秦可似笑非笑,好吧。“秦老师辛苦,等忙完事情,我请客衣服包包随便。”

    “十分。”

    说着秦可忍不住笑了说道。“我已经跟陈老板约好了,明天上午十点半去陈氏电子厂见面。”

    “那你九点来接我。”

    回到酒店,李安乐开始研究那份电子产业年度报告,发现点有意思东西,港岛政府对于电子产业的支持力度似乎不清不楚,小型电子厂之间竞争有些激烈。

    政府这边似乎没太管理,不同于韩日在半导体产业发展搞的集中合并,支持形成大型半导体集团。

    “小而灵活。”

    “大有前途。”

    李安乐叹了口气,这事自己管不到,先把电子厂拿下来再说。第二天一早,李安乐吃过饭,差不多九点多些,这里人起的可真晚。

    “走吧。”

    大奔坐着还是挺舒服的,再说还有漂亮秘书,电子厂离着市区稍微有点距离,总体交通还是十分便利的。

    “李生。”

    “陈老板幸会。”

    五十多岁的陈哲亨脸色并不是太好,不知道是移民的事情弄的,还是厂子的事闹的。

    两人简单打了招呼,李安乐和秦可就跟着陈哲亨走进电子厂,参观第一条生产线是制造收音机。

    收音机出口和港岛销售一直不错,当然近些年竞争十分激烈,因为小厂大家没什么牌子不牌子,加上小厂更显换代十分迅速,外壳造型多变。

    牌子似乎是多余的东西,李安乐看了看,收音机跟着国内还不一样,个头很小,十分漂亮。

    “卡通收音机?”

    尼玛,李安乐有种吃苍蝇感觉,因为这个造型有点熟悉,韩荣荣那位阿姨,是不是卖了自己的卡通造型。

    “李生,怎么了?”

    “没事,陈老板,我只是觉着收音机的外型十分有趣。”

    “这是最近很受欢迎的卡通收音机。”

    “厂里前些天刚接到一笔订单。”

    陈哲亨露出一丝笑容。“请,李生。”

    除却收音机生产线,不算特别大的厂房,还有一条电子表的生产线,电子表,李安乐拿了一块,样式还真不错。“电子表的芯片,是哪里拿的货?”

    “我们一直和日本,台岛一家企业合作拿货。”

    陈哲亨说道。“如果不是这次移民,我准备和当地电子厂联合引进一条四英寸芯片生产线。”

    “引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