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三章 枪杆子是硬道理【求票】(1 / 3)  神话大汉,冠军兵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历史上汉在西域设“都护”,要比现在晚了数十年。

    而都护是汉在西域的最高长官,相当于汉地的“郡都尉”。

    “都尉”就是一郡太守的副职,掌管军事。

    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确保丝绸之路畅通。

    汉派到西域的“都护”统管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三十多个国家。

    各国从译长往上、各级监、吏、百长、千长、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都要佩汉印绶,确认是汉的官员。

    但在历史上,西域各国维持自制,并未削减国号,所以后来有过多次反叛。

    其中的焉耆,龟兹等国,甚至发兵攻打过都护府,杀了汉人都护,重新自立。

    而眼下的长安风云汇聚,形势和历史上大有不同。

    河西之战,汉击溃匈奴,威慑西域诸国,过程比历史上消耗更小,取得的战果更大。西匈奴彻底归降后,皇帝,包括霍去病,都想要做的更彻底,完吞西域。

    削他们的国号,不允许从属国以国自称。

    从此之后,只有一个强汉,西域也都是汉民。

    且要打乱他们的地域性聚集方式,让西域各国失去独立自制的基础。

    当然,事情要一步步来。

    长安的傍晚,夏风徐徐。

    冠军侯府成了长安最热闹的地方,车马如织,宾客如云。

    府邸内,董仲舒,太常周平,李蔡等数人提前过来,在侯府的一座偏殿聚集。

    侯府设宴,各方都知原因。

    参与其中的人,注定将随着西域的回归而名留青史。

    董仲舒等人都拿出了空前的热情。

    要知道西域归汉,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开国之功。

    西域国家之多,涉及的人口,商贸等收益,带来的影响,确实不次于开疆再建一国。

    西域回归的过程,能参与其中,分得一份气运,对修行亦有巨大好处。

    董仲舒甚至有些后悔,没有更早,更全力的推动参与进去。

    拓国千里,古今无一,除了皇帝,以霍去病获得的气运最厚。

    等到西域正式归汉的那一刻,霍去病将因此得到什么?

    董仲舒每每想起来,皆感觉心热。

    “西域诸国,因为地缘关系,大概可以分成五个地域性的集体。

    其中龟兹,姑墨,温宿等几国位于西域中央,霍侯所行,已让这几国同意归汉。剩下的国家,又可依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划分。

    眼下以位于北向的焉耆国,乌贪訾,车师前国,车师后国,四国相对重要。”

    董仲舒坐在偏殿内,发表观点道:

    “焉耆,乌贪訾,车师前后国相连,给乌孙形成了屏障,得此四国,可在战略上遏制乌孙。让其不得不归附。

    而乌孙为西域第一强国,若乌孙归汉,其余各国皆要从之,连想要观望的资格也不会再有。”

    董仲舒看了眼主位的霍去病:“霍侯以为,我所说可对?”

    霍去病一身戎装,道:“夫子说的没错。”

    “不过,还可以更直接些。

    不拿出实际行动,西域诸国很难彻底归汉,即便一时形势所迫,归汉后亦难求安稳。

    今日开宴其实是一场博弈,战场在西域,决胜却是在长安!

    以乌孙的国力,不会主动归降。既如此,可直接出兵破之。”

    周平笑道:“霍侯想的过于简单了,不是什么事都要靠动武解决,毕竟我们后期要统治西域,眼下妄动刀兵,不利于陛下的统治。

    西域新入我大汉,有些道理还是要讲的。”

    “讲道理?”

    霍去病道:“太常是因为西域曾被匈奴欺负,觉得他们弱小,把他们想的太好了。实际上西域诸国之间往昔亦曾彼此征伐,刀兵不断,没有哪个是善良之辈。”

    周平道:“但陛下也希望能尽量说服这些西域人?”

    霍去病:“陛下说尽量不动刀兵,但同时也要打压一部分,恩威并施,而非一味的劝降与其谈判。

    若单靠谈判能收归西域,我们何必留四万大军在玉门不收回来?

    枪杆子出政权,才是硬道理,其余都是虚的。”

    周平张了张嘴。

    他不认同霍去病直接‘动粗’的提议。

    但如今冠军侯锋芒之盛,西域又是他一力打下来的。周平到底没敢当众反驳,将求助的眼神转向董仲舒。

    董仲舒却是品出几分味道,低声呢喃了两遍枪杆子出政权才是硬道理:

    “这话说得没错啊,我们与西域诸国的谈判合议,确是建立在强大的武力前提下。

    若没有霍侯击溃匈奴在前,绝不会有任何一个西域国主主动来长安。

    这么说,霍侯还有其他安排?”

    霍去病点点头:“时间差不多了,西域各国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