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一章 登泰山,封禅地【求票】(1 / 3)  神话大汉,冠军兵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封禅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比伏羲氏更早的无怀氏时期。

    所谓“封禅”,封是祭天,禅是祭地。

    据《史记·封禅书》所述:

    “封”就是在泰山上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下;

    “禅”则是在泰山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其福泽。

    想去泰山封禅,并不是皇帝兴起,你说想去,想去就能去。

    封禅对帝王来说,同样是巨大无比的荣耀,彰显“君权神授,奉天承运”的过程。

    是向天上传告,凡间在他管辖下的文治武功盛况。

    必需要‘奉天命’,去泰山前有天降吉兆,对应‘承运’!

    自古以来只有“受天命”的帝王,盖世英主,才有资格举行封禅大典。

    《史记》上就记载过,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在得到霸主地位后,想举行封禅仪式,于是询问管仲的意见。

    管仲就是那位开创了女闾的大佬。

    除了法家的正经职业,管仲的副业,要算是华夏勾栏一脉的鼻祖。

    齐桓公想封禅,管仲便以先前的封禅,都是受命于天,得到天的启示后才进行为由,阻止了齐桓公。

    悠悠神州,朝代更迭,真正得到天地认同的泰山封禅并不多。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始皇帝和武帝刘彻。

    始皇帝是开古人之先河,第一个完成一统的大帝。

    而神州是在武帝治下,得以祛除外敌,拓土千里,纳四夷入汉人版图,国土激增倍许。

    封禅还有着严格的步骤顺序。

    第一步要大臣正式上奏表功,说皇上啊,不得了了,臣发现这天下在您的治理下,风调雨顺,民众丰衣足食,当下正是千古盛世啊,要不咱封一下试试!

    皇帝眼睛一亮:试试就试试。

    那你赶紧去找找,看看老天爷答不答应,若答应天下必有吉兆。

    于是大臣满天下发布公文,寻找天授吉兆。

    这方面最大的丑闻是北宋的宋真宗,为了能去泰山封禅,得天命所归,自导自演了一场“天书闹剧”,来证明祥瑞降临。

    然而史书上写的清楚,把他给拆穿了。

    唯始皇帝和刘彻,乃天允之,得以登泰山。

    等大臣找到吉兆,皇帝大喜,说朕果然天子,天地都认同朕。

    于是下诏,说要封禅,请天地与我配合呼应。

    眼下刘彻出长安,已是经历了以上三个步骤,即大臣上奏,天降祥瑞,下旨告天下要封禅。

    刘彻所获祥瑞吉兆还不止一件。

    其中有一尊鼎器。

    当年始皇帝得天命,获上古九鼎,镇山河万川。

    他封禅后,又将九鼎埋回地下,与地脉合,后人再难见到。

    汉得天下,到刘彻登基,卫青连败匈奴,就有阴阳家夜观星象,发现宝光冲霄,清辉摇动长空,遂在咸阳宫下取出一尊宝鼎。

    这就像是一种国运的过度,从秦移交到了汉。

    最近这段时间,霍去病连破匈奴,地脉勃发,万物丰泽,也是天下皆知的大吉征兆。

    所以刘彻觉得封禅的时机来了。

    他往东去泰山,已是封禅的第四步。

    从长安出来的百官,宗室,在禁军护持下,队伍绵延近二十里。

    霍去病统兵,策骑护持在皇帝的帝辇旁。

    车上是皇帝和皇后,还有太子。

    稍后的车驾上,宗室几乎倾巢而出。

    包括刘清,还有随她同行的白南妤,卓青珂。

    这等盛事,白南妤收到刘清的邀请,有些受宠若惊。

    而更后方,各家氏族之人,也都在受邀之列。

    他们将代表一个阶层,在泰山下有仪式,需要他们来参与完成。

    皇帝的车驾出长安,立即响起恢弘的儒家经典吟诵声,告天地,封禅启幕。

    “帝承天意以从事,任德教而不任刑……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董仲舒一身青儒袍,身后跟着白羽,司马迁,霍光三个亲传弟子,亦都盛装打扮,模样如书童。

    三人各捧一件儒家圣物,乃孔圣人手书的儒家典籍两卷,孟子用过的笔墨,荀子留下的一把裁剪简书的青铜介刀,还有一件乐器。

    这几件东西,对应的是儒家的‘经典’,教化和礼乐。

    董仲舒神色肃穆,如一国的国师,手捧礼乐编钟,边走边亲自敲击。

    他每敲一下,便有吟诵的经文,出口成章,宛若地涌金莲,无数文字从虚空中泛起,烙印落在皇帝的车辕下。

    那车辙经过处,竟是用金色的儒家经意铺就。

    天地间异象大盛。

    就像太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