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1章 中秋,词曲,悬案(2 / 3)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传播更广,词甚至个别时候还被加入到科举之中,而曲大多须要夹杂在大曲之内演唱。

    所以文人填词的多,填曲的少,毕竟填词更有助于扬名,而曲受到正目大曲限制,往往单拿出来听不出分数意思。

    所以,长此以往,便是词盛曲衰,自唐之后,这两种文学形式,词从中拔了头筹。

    赵柽将戏单递去给后面的小娘,那日他在小楼里说了要予小娘名分之后,便即离开,并未做些旁事。

    小娘与戚红鱼简素衣几个看了戏单,点了几出戏目传给戏团子班主,前面便开始演唱起来。

    先演一节五个角色出头的“艳段”,然后才是正目。

    头一个出场的叫末泥,戴着黑漆噗头,脸却有如明镜,穿描花罗襕。

    第二个则叫引戏,系水犀角腰带,裹红带绿叶罗巾,黄衣襕长衬短靴。

    第三个叫副净色,裹结络球头帽子,着役迭胜罗衫,口中念着杂文。

    第四个叫副末色,言语生动,衣色繁过,填腔调曲,打诨发科。

    第五个叫装孤,扮做眼目张狂,额角涂一道明戗,面门抹两色蛤粉,裹一顶油腻旧头巾,穿一领邋遢戏袄,浑耍一副无赖模样。

    五人兜转回演,又来歌舞优人,散做乐工,吹吹打打,正目大曲才将开始。

    戏台上不住来往,说说唱唱,台下人除了赵柽之外都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惊呼。

    赵柽却瞧得心头寡淡,翻跟头打把式不讲,只听那曲儿唱的,大抵词不达意,不知谁胡乱填写,白白糟蹋了这几百年传下来的声调。

    就在他心中无聊之时,外面忽有管家来报,说是茂德帝姬和益王来府。

    赵柽闻言便是一愣,他得罪了道君皇帝,所以中秋节宫内摆家宴不曾叫他,可这两个在团圆日出来做甚?

    益王就是赵棫,是赵福金的同母弟弟,赵福金这一脉虽然母亲去世早,但皇子皇女身上的殊荣并不少,几个皇子早早就封了王,远不是赵构等一些皇子可比。

    他想了几息,觉得有些不对,站起身道:“让他们过去书房。”

    赵柽在书房待了片刻,就见赵福金和赵棫走了进来。

    赵福金穿了身鹅黄色的宫装,小脸上隐隐有泪痕,看见赵柽先行一礼,还未待说话,那边的赵棫却大哭出来。

    赵柽见状皱了皱眉,赵棫和赵构同岁,今年都是十一二,虽然还不算成人,但宫内早熟,兼之赵棫性子梗强,所以极少会哭,赵柽还在宫中时就未见过。

    “二哥……”赵棫哭道。

    “这是怎么了?都坐下说话。”赵柽一时摸不着头脑:“今儿不是中秋吗?你们怎么还出宫了,官家竟也允许?”

    两人坐在椅子上,赵棫哭个不停,赵福金只能安慰,半天后赵柽又道:“福金,你来说。”

    赵福金瞅着赵柽,小声道:“二哥,八哥儿他被爹爹贬为庶民了!”

    “嗯?!”赵柽闻言便是一愣,赵棫乃是道君皇帝第八子,封为益王,怎么可能会贬为庶民呢?

    “福金,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就贬为庶民了?”

    赵福金闻言眼圈一红,低声道:“二哥,今早也不知为什么,爹爹忽然大发雷霆,在延福宫把所有的皇子皇女都骂了一遍,就算不在身边的也骂了,随后就下旨将八哥儿给贬了,根本……根本不知是何原因。”

    赵柽伸手摸了摸下巴,忽地心中想起一事,不由长吸一口气,北宋末年,确实有这么一桩皇室疑案。

    在《宋史》和《宋大诏令集》里都有记载,“八皇子棫,贬为庶人”!

    但是,虽然有明确记载,但却都没有阐明赵棫被贬的原因。

    不说《宋史》,那《宋大诏令集》原名《本朝大诏令》或《皇朝大诏令》,是北宋九朝诏令文书的汇编,是宋绶子孙在南宋高宗绍兴初年编纂,距离宣和年间极近,断不会出现记载错误的情况。

    在士大夫治天下的宋朝,皇帝贬皇子为庶民极为罕见,而且不述原因,更是自古未有!

    赵柽看着姐弟二人,一个梨花带雨,一个稀里哗啦,这时赵棫忽然叫道:“爹爹把五姐也给骂了,比骂别人都要狠。”

    赵柽闻言心中更加疑惑,道君皇帝一向对赵福金疼爱有加,怎么又会骂得比旁人狠?

    他不由道:“官家是如何骂我的?”

    赵棫抹了一把眼泪:“爹爹……爹爹他骂二哥是乱臣贼子,孟德之流,还骂太子是废物,忤逆不孝,骂三哥绣花枕头,不堪重用!”

    赵柽闻言嘴角抽了抽,这……这骂得可够狠够重的啊!

    他这个倒没什么,骂着出气而已,谁能信他是乱臣贼子?他可是忠臣!

    可骂太子忤逆不孝,这个实在有些重了,太子忤逆不孝那还当什么太子?

    看来道君皇帝火气很大,骂他们三个都这样了,骂眼前的姐弟说不定如何!

    只是赵柽也弄不明白何事,后世没有记载原因,这边听姐弟说是突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