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1章 宗师(2 / 4)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作壁画的石头特殊,或者使的是特殊的颜料墨水,也不算什么太奇异之事。

    但是,问题出现了,为什么作画的人要用特殊的石头和颜料墨水作画呢?

    壁画出现在这海上孤岛本就古怪,若再用特殊的石头颜料,岂不是更加古怪?

    这么繁复的事情做下来,若说里面没有什么目的存在,大抵是不可能的,难道这壁画里真的隐藏了一门什么武艺不成?

    赵柽此刻心中十分疑惑,他看向旁边,发现观看海船搏浪图的人几乎全都盯着那几艘海船。

    因为海船上画了不少人,每个人手中都执了兵刃,摆出各种姿势,有的劈浪,有的切磋,有的自顾演练。

    这片画面太吸引人,乃至吸引了所有的目光,就是杜壆三个也瞅着这边看。

    赵柽道:“为什么看船上的人?”

    杜壆纳闷:“公子,既是蕴含武艺,不看船上的人又看什么?”

    赵柽想了想,似乎有理,又道:“那些人的姿势招数,根本不可能用出来,为什么还要看?”

    武松道:“公子,正是因为正常不可能用出,所以才隐藏奥秘,倘若参透,必定高深。”

    赵柽嘴角抽了抽,是这个道理吗?好像还真是啊。

    他又转头望向壁画,可越看越觉得不对劲,那些海浪的线条依旧在变化,或多或少,都不是他那天看过的数量。

    别人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不可能将每一朵浪花里的线条数量全部记住,而且这种记线条的事本来就看不出有什么意义,几乎没人去做,他若不是过目不忘,也不会刻意去记。

    他再瞅了片刻海船和上面的小人,这次却没发现什么异常改变,和第一次观看时相同。

    赵柽不由摸了摸下巴,线条变化,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忽然他心中一动,看向最大的那朵浪花。

    这朵浪花并非在海上翻腾,而是掀起天高,直与那拳拳大日争锋,似乎要割天裂地一般。

    这浪……赵柽发觉这朵大浪有些与众不同,虽然这浪的线条数量没有改变,但似乎就是哪里有点不对劲。

    怎么看都与初时一模一样,不止线条,还有笔锋的曲折,颜色的深浅,画面的细节,都没有丝毫变化。

    究竟是哪里不对呢?

    赵柽皱着眉仔细瞅这浪,无论怎么看,都看不出端倪。

    他不由揉了揉眼睛,刚想对旁边的武松说话,却忽然一愣,武松的目光在海船之上,而海船距离那大浪……

    赵柽急忙再次瞅向大浪,这朵浪花滔天,几艘海船全都在这大浪之下,只要浪花打下,任你船身如何坚固,船上的人武艺何等高强,都会被大浪拍翻,人力不能抗。

    赵柽双眼瞳孔猛缩,终于看出哪里不对劲了,距离,就是距离!

    第一天瞅这朵大浪距离海船的距离,与眼下是不同的。

    眼下似是……要近了那么分毫!

    大浪是向下压的,可能只近了那么细如发丝的距离,但还是近了,至少画面这一处的比例,微微发生了改变。

    这是什么原理?赵柽暗暗沉吟,作画这门技艺,里面有许多奇巧手段存在。

    比如有一幅画,唤作《风雨归程》,背景是山,前面有河,河里有小船,河上有一座木桥,在桥中间有一个小童,这小童手上拿着把雨伞。

    将这幅画挂在堂内,每逢阴天大雨之时,这个小童手上的雨伞便会张开打在头顶,而晴天之后,雨伞就变成了夹在腋下。

    这画或许外人看着拍掌称奇,但对擅长作画之人来说,却是雕虫小技而已。

    其中秘密就是在宣纸和颜料之上,宣纸双层,颜料特殊。

    阴天之时,空气潮湿多水,宣纸上也湿润,那画夹雨伞画面的特殊颜料,就会浸去宣纸的另外一层上,而另外一层打着的伞的颜料反而会浸到这边来,这就形成了外面下雨,画上小童变成了打伞,而晴天之后,内外干燥,浸过来的颜料又会被吸收回去,小童又变成了夹着雨伞。

    这种画一般只能经住两三次变化,然后就会颜料走迹,画面模糊不成样子,所以并无传世作品,只能当玩乐之作,因为保存不了多久。

    还有一种明明是雪白的纸张,上面既无字也无画,却喷上一口水酒,就会慢慢显现出一幅山水,待片刻之后有的会隐去,有的则不消失一直存在,都是因为作画颜料特殊的缘故。

    赵柽并不觉得这壁画上浪花线条的增减,浪花微微变化位置有什么奇异,只是作画人这么干的目的是什么?

    这壁画不比小张宣纸,想用石头和颜料做手脚,可不是项小工程,这里面绝对隐藏着些什么秘密。

    赵柽没有着急回去,而是同杜壆三个一起站在那里观看起来,他几乎是一寸一处都仔细查看,和第一天记忆里的画面相互映照对比。

    然后直到中午的时候,他的神情越来越凝重,下午时更是脸色时阴时晴,到最后微微闭上双眼,开始沉思。

    太阳将要落山之际,他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