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6章 真经与决定(2 / 4)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拿去观看,或许能触类旁通,再有精进也不好说。”

    赵柽闻言双眼一亮,黄裳总结归纳的拳册,那可绝对是好东西,不过他接着便有些郁闷,他是来说黄孤在外偷偷成亲之事的,这先接了对方东西,还怎么去说?

    但东西又不能不要,黄裳对武艺总结的册子,不要岂不是傻?而且当年黄裳是宗师不假,可眼下却未必还是如此了。

    以黄裳在武艺上的天赋,别说已经过去了些年,哪怕就是只过去几个月,甚至几天,也不可与之前同日而语啊。

    “那……本王就却之不恭了。”赵柽眉开眼笑,看着黄裳说道。

    黄裳点了点头,道:“王爷稍候,老臣去书房之中取来。”

    片刻之后,赵柽一盏茶喝完,黄裳去而复返,手上还托着一只金丝楠匣。

    赵柽忙不迭地站起来上前接过:“有劳黄老学士了。”

    他拿来匣子放在桌案上打开,只见里面竟然有两本书册,分做上下。

    仔细看去,每本册子上都写着书名,乃为北斗六道经。

    这书名听起来像道家的经书,细琢磨之下,却大有讲究。

    南斗主生,北斗主死,所以北斗为阴也。

    而六道二字合起来看,却是轮回之意,轮回又即阴。

    倘再是分开着看,按照易经所述,阳九阴六,是为极阳极阴,阳则九最大,阴则六最大,便同样是阴。

    那么这部看似道家经学的北斗六道经,其实乃是一本走极阴一途的武艺编书。

    说白了就是杀戮书,杀人书。

    黄裳慢慢地道:“此经分了上下两册,上册乃是些杂学奇技,还有老臣对医道的一些见解,对人体经络的一些想法。”

    赵柽点了点头,大宋在医学方面还是颇有建树的,尤其是经脉针灸一类,后世中医所传的经穴铜人,最早可见的就是宋代,制作得十分复杂精细,这一门经络穴科在宋代是被发扬光大的。

    黄裳又道:“下册则是一些拳脚兵器的粗浅武艺,依王爷天资,可独自参看。”

    赵柽道:“黄老学士的武艺,又何来粗浅呢?”

    黄裳闻言摇了摇头道:“王爷过誉了,此书只此两册,王爷拿走后千万记得,不要给黄孤观看。”

    “啊?”赵柽闻言愣了愣,只此两册他知道,就是没有誊抄,就这两本,给了他之后就再没有了。

    可不给黄孤看是什么意思?黄孤可是你儿子啊,你儿子都不给看,也太狠心了吧……

    “黄孤练剑,剑老臣不懂,给他看了恐生歧意,不如不给。”黄裳缓缓道。

    赵柽伸手摸了摸下巴,心说本王也练剑啊,敢给本王看,不敢给儿子看,果然儿子才亲。

    黄裳似乎看出赵柽想法,微微一笑道:“王爷并非练剑,王爷所学颇杂,眼界比犬子宽阔,对照参详只有益处。”

    赵柽无奈道:“那就依老先生所言,本王不给黄孤看便是。”

    黄裳道:“如此老臣谢就过王爷了。”

    赵柽想了想,又道:“老学士啊,不过这毕竟是你黄家的东西,也不好最后湮灭我手,我也不好去传他人,本王看将来若有机会,就转给老学士的孙儿吧。”

    黄裳闻言道:“王爷说的是药师?”

    赵柽点头道:“老学士看可好?”

    黄裳笑道:“那就随意王爷了,其实传与旁人也是无谓,老臣百年之后,身归于大地,意归于上苍,自家都没了,哪里还管许多身后事呢。”

    赵柽道:“老学士豁达。”

    黄裳捻须道:“老臣本是文人,机缘巧合习武,如今老迈,又有何事看不开呢,人生短短几十秋,到头来,哪争个物事可带走,不过都是梦里一醉休啊。”

    赵柽眼珠转了转,挑起大拇指道:“老学士说的简直太对了,就是应该看得开,就是应该看得开啊,什么物事真假,都不如一醉方休!”

    黄裳道:“王爷所言极是,如此方才符合老黄生学,天人道理。”

    赵柽点头,又急忙道:“老学士知道我将黄孤派往河北之事吧?”

    黄裳道:“自是知道。”

    赵柽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了过去:“老学士,黄孤他在河北田虎处遇到了一名女子,窈窕温柔,贤淑惠德,两人情投意合,已经成亲结为连理了,我知道老学士一直催促他成婚,甚至棍棒相加,如今黄孤于外已经成亲,完成老学士的心愿了!”

    黄裳:“?!”

    赵柽讪笑着又道:“虽然说婚事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好还在家中操办,但这些也不过是繁文缛节,腐朽的规矩,老学士肯定不会在乎这些的,肯定是会想得开的,老黄生学,天人道理嘛……”

    一番话说完,他伸手迅速抓起桌上金丝楠盒,夹在腋下,然后转身就往竹林外走。

    黄裳满怀疑问地打开手中信,正是黄孤写给赵柽的那封,他匆匆瞥上几眼后,立刻脸色黑了下来,再没有刚才那副清淡平和之态,便是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