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1章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2 / 3)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全都抓起来,全都抓起来!”

    张迪边跑边应着,心中不由暗暗叫苦,二大王啊二大王,你说伱没事造什么反呢,这反岂是那么好造的?你若是成功了还好……嗯?成功了?他忽然心头一动,倘若二大王真的造反成功,那凭借自家与二大王的关系,岂不是要一步登天?说不得会加官晋爵迈步朝堂,也像童贯一般,封公挂印,焉不快哉!

    想到这里,他回头瞅了一眼,看正阳宫已经消失在身后,不由停下脚步,用袖子抹了抹额头,然后一步三晃,开始慢打逍遥地行走,再没了之前的半点紧迫……

    道君皇帝这时把折子摔到郑皇后身前,恼道:“看看吧,看看吧,你还说这孽障没兵,足足一千多禁军跟着他跑了,那可都是骑兵啊!”

    郑皇后拾起折子看了一遍,然后一言不发。

    道君皇帝气急败坏地道:“都是骑军,怎么就和这孽障走了呢?肯定是龙卫军诸营的人,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郑皇后低声道:“臣妾还是不相信二哥儿会造反!”

    道君皇帝气得哼了一声,瞅了郑皇后片刻,猛地一摔袖子,转身出宫而去。

    他随后回了延庆殿,叫来白时中、李邦彦、童贯、蔡攸、唐恪、张邦昌、何栗等人前来议事。

    道君皇帝将西京折子上的事情一说,众人皆是大惊,原本以为赵柽顶多带着贴身侍卫离开东京,没想到居然还带了这么多禁军。

    道君皇帝黑着脸道:“你们说说,他带着这些人要去哪里?那都是朕的兵,怎么会跟着他走了!”

    “这个……”童贯开口道:“官家,毕竟秦王经营侍卫亲军司多年,暗中培植些亲信部下也不无可能,但竟有一千多人,这却是出乎意料了……”

    “朕当初就不该把侍卫亲军司给他掌管!”道君皇帝冷冷地道:“一千多骑兵,身上盔甲,身下战马,那可是许多银子呢!”

    童贯愣了愣,原本以为道君皇帝担心这么多人会跟随赵柽起事,没想到却是关心武装一个骑兵要多少钱,他顿时闭口。

    李邦彦这时道:“官家,秦王既然带人往西而去,会不会是去投靠西夏了?”

    道君皇帝立刻皱眉怒道:“他敢!”

    唐恪道:“李相公这说的是哪里话,西夏是何等贫瘠之地,放着大宋的秦王不做,跑去西夏做名降将,秦王可没有那么傻。”

    李邦彦不高兴地道:“那唐尚书倒是说说,秦王还能跑去何处?”

    唐恪沉思不语,白时中在旁忽道:“官家,臣记得秦王曾经兼过陇右都护府的大都护,而且前些年也曾去陇右呆过一段时间,后来即便回来,还是遥领这个职务,并未交还给熙河路西宁州……”

    “对了,对了,臣记起来了确实有这么回事!”蔡攸也道。

    道君皇帝眼露疑惑道:“熙河陇右?那种苦寒荒凉的地方……他会去吗?他不是要造反吗?”

    “陛下,看秦王昨日形状,却是想要造反无疑了,这陇右虽然苦寒,但也并非不能造反的。”白时中道。

    道君皇帝心中纳闷,大宋最不缺少的就是造反,只不过历来造反都在繁华之地,尤其江南江北和两湖居多,就算是梁山宋江造反,那山东水泊也是鱼米充盈之乡,至于王庆方腊造反的地方更不必说。

    他虽然平时贪图享乐,但也明白其中道理,造反哪里那么好造的,在繁华之地是因为好筹措粮草军饷,只要动手去抢,刀枪胁迫,总不会缺,可陇右那种地方……

    道君皇帝想着想着,目光看向童贯,陇右毕竟是童贯带人打下来的,他只是从纸面书中了解,并没有亲自去过。

    童贯咳嗽了一声,道:“官家,熙河陇右这个地方,须一分为二来看,西宁州四周土地还是富饶的,出了西宁继续前走,直到西海也都算适宜,可一但过了西海,前方那一千余里却是荒凉贫瘠了。”

    道君皇帝纳闷道:“如此听来,并非太善之地,何况西夏在上方,后面又是熙河路诸军,老二果真会选这个地方起事?”

    童贯目光闪烁,摇了摇头:“这臣便不知了。”

    唐恪这时道:“陛下,臣想起一件事情来,陇右都护府大都护原本是西宁州知州兼任,并不设副都护,但臣记得做吏部侍郎的时候,陛下曾经下旨任命过一个副都护,就不知道……”

    道君皇帝闻言脸色一变,他想起来了,那陇右都护府的副都护当时就是这孽障给他举荐的,好像是柳家的人,还曾经中过探花!

    他道:“确有此事,而且那人正是老二举荐给朕的,如此看来这孽障倒真有可能跑去那边了!”

    白时中:“陛下,既然秦王真可能奔赴此地,副都护必不稳妥,陛下还是赶快下旨免了其职务,再令西宁州知州防范,以免秦王果真跑去,不利西宁。”

    道君皇帝点头道:“好,好,朕现在就下旨意……”

    永兴军路,一队铁骑正扬起飞尘,迅速穿过京兆府的地界,直奔前方秦凤路。

    赵柽骑着红马在队伍中间,他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