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9章 备军出兵(2 / 3)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被几个大部掌握,但下面其实一团散沙,不少小部落和那些大部平时根本都没有来往,不然不会北上求生。”

    柳随云道:“那王爷的意思是……”

    赵柽摸了摸下巴,道:“虽然我知道这些情况,但并未亲身接触,不了解这些生蕃到底如何,可靠得住?”

    柳随云沉吟道:“王爷,我这几年在陇右,倒是不止一次和生蕃打过交道,这些人既然叫生蕃便和熟蕃不同,性子都野蛮的很,不愿服从管教,更不知礼数,做起事情不计后果,往往难以交流,有时候就是和熟蕃一言不合也要动刀子。”

    “噢?”赵柽皱眉道:“战斗力如何?”

    柳随云道:“单个生蕃战斗力很强,他们擅长短刀短矛和弓箭,而且不畏伤痛,寻常军兵一对一未必是其对手,但这些番聚在一起的话却毫无章法,反而可以轻易击破。”

    赵柽道:“那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原因,一些个小部落,多说就几百人,少说几十个的都有,懂什么合击战术。”

    柳随云道:“王爷的意思是要招揽这些生蕃?”

    赵柽点头:“自唐开始,西北之地便被经营多年,汉胡混杂,羌蕃互通,而本朝开国建元后,更为重视西北,近二百年来不断和蕃胡融合,西军将领之中,有半数都是蕃人,熟蕃始于生蕃,如今西宁兵丁紧缺,本王既要割黄河而治,又要北上伐夏,正是用人之际,如此一来,生蕃倒是个不错的军兵来源。”

    柳随云道:“属下知道了,属下一会就召集西宁蕃官,商量此事,看能不能趁着蕃南受灾这个机会,劝一些生蕃部落迁至西海附近,就此扎根,生活育口,以充丁户。”

    赵柽道:“在投奔过来的生蕃里面挑些身手好的,给本王留着,本王要亲自训练训练。”

    柳随云称是离开,接着又过去几天,碎玉楼撒到外边的探子,从湟州拿回来一张榜文,大宋正式向辽国宣战了。

    赵柽急忙召来众人商议,知州大堂内足足坐了几十人,他晃着手上的榜文,眯眼道:“此旨从东京来须得几日,按照时间计算,西军此刻说不得已经跨过黄河,进入了北辽地界。”

    卢俊义道:“王爷,既然如此,趁此机会下了湟州和廓州不正当其时?”

    赵柽道:“合该如此,此时不下,又待何时!”

    柳随云道:“王爷,这几日斥候奏报,说在湟州交界那一线,有兵马驻扎,看不清楚多少,似是提早便有防备,意欲阻止我军东下。”

    赵柽闻言摸着下巴:“此事无妨,看清楚那只军队打的什么旗号吗?”

    柳随云道:“打的乃是姚字旗,但断断不是姚古,姚古应该带兵北上征辽了,属下推测是他的侄子姚平仲。”

    赵柽微微一笑:“知道了,此事容后再议,你等先随本王去城头一走,本王给你们看样好东西。”

    众将官闻言不解,但见赵柽起身,便也都跟着出了堂门。

    半晌之后登上西宁东城头,只看远处青山锦绣,湟水奔流,好一副高原风景。

    赵柽冲后面一伸手:“拿出来吧。”

    周处在他身后立刻打开口木头小箱,取出只小臂长短,用铜箔包裹的竹筒状物品。

    赵柽接在手中瞧了瞧,正是他用水晶石做的望远镜,这是紫水晶那只,效果最好。

    他将筒口放在眼前,然后微微旋转几下,只看那原本远处奔腾的湟水竟一下子拉近过来,仿佛就在眼前,虽然图像并非十分清晰,但辨认却是无虞,那岸边的树木田埂都可瞧见。

    赵柽放下手,将这只镜子递给柳随云:“柳都护瞧瞧。”

    柳随云纳闷,众人也都是不解,没人认识赵柽手上这样东西,虽然有眼尖的瞅见筒子两边似乎是透明晶体,但也不知道这究竟何物。

    柳随云疑惑地接过望远镜,然后学赵柽样子放在眼前朝远处看去,身体突然一颤:“王爷,这,这是……”

    “格物而已。”赵柽云淡风轻地道。

    “王爷高才大德,天佑王爷,天佑王爷,有了此物,大事必成啊!”柳随云兴奋地叫了起来。

    赵柽摸着下巴道:“柳都护言过其词了吧,不就是一个望远的东西,值得这般大惊小怪?”

    柳随云肩头抖动,眼睛却不离筒口,大声道:“王爷,此物定然是王爷造出,难道王爷不知这乃是话本中所说的千里眼吗?原本属下一直以为只是传说中有,没想到竟然真能制作出来,此物,此物对军事乃有重用!”

    赵柽道:“我知道对军中有些作用,不然也不会想起做出此物,只是未必有柳都护所说的那般重要吧?”

    柳随云道:“王爷,此物洞察先机,观测敌情,是有大用,尤其对方骑兵占优之时,此物可扼制对方的动向啊!”

    “扼制对方动向?”赵柽闻言眼睛眯了眯,这个他却没有仔细想过。

    “王爷可琢磨看,那辽也好,金也罢,骑兵纵横草原,来去如风,尤其金国,更是以轻骑见长,护步达岗之战,女直两万大败辽国七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