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6章 哥是天上一条龙(2 / 3)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说百姓想献给秦皇陛下自家蒸煮食物,希望陛下能够移万金之躯,不嫌食物鄙陋。

    赵柽闻言摸了摸下巴,虽然没有须髯,但也表现得意,道:“带我过去看看。”

    身后众将一起道:“陛下小心,不可轻动。”

    赵柽摆手道:“无妨,都随我来便是。”

    接着大军从中分开,白战和欧阳北护在前方,他打马居中,众将群星捧月,到了大路之边。

    这时春季,大路两旁都是田地,里面禾苗生得膝盖高,绿油油好看无比。

    “庄稼生得不错!”赵柽点了点头。

    “公子还懂庄稼呢?”欧阳北回身小声道。

    赵柽瞅他眼,虎下脸:“公子我什么不懂?就算是宫内也有小块耕地,按祖制年年也得春种一番,你真当公子我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呢!”

    “是是,公子教训得是,属下太没见识了……”欧阳北急忙讪笑道。

    赵柽哼了一声,随后打马上前,面对路边大理百姓,露出一副温和笑容。

    百姓们虽然之前大了胆子,但此刻秦帝真的过来,立刻都又害怕起来,唯唯诺诺,忙不迭跪下磕头,山呼万岁。

    赵柽笑道:“乡亲们实在是太客气了,都起来吧。”

    百姓们哪里敢起,还是白战跳下马,挨个劝说,这才起来身,但都不敢抬头。

    赵柽纳闷道:“刚才报说乡亲们要献给朕家中食物,怎么不见?”

    一名老者闻言慌乱道:“圣上,是草民们得见圣上一时心中欣喜给忘记了,草民们有罪,草民们万死啊。”

    “唉……”赵柽摇了摇头:“这有何罪?倒是我秦军扰民才对,那些食物……现在献上也不迟啊。”

    “不扰民,不扰民,是,是,草民现在就献给圣上,小鱼儿,小鱼儿……”随着老者的呼喊,人群中出来一名少女。

    这少女也就十六七的年纪,生得娇秀灵动,瓜子脸,水汪汪的眼睛,一笑两个浅浅梨涡,很是好看。

    她穿着大理传统的服装,颈子上戴了银色装饰,手腕还各自系一串小铃铛。

    赵柽觉得铃铛声很悦耳动听。

    少女拿着两只小竹篮,一个里面装的是大理特有的家常馍馍,一个里面是煮鸡蛋。

    这种馍馍和中原的炊饼不太一样,中原炊饼就是黄面大馒头,而大理这种馍馍比炊饼小点,最上面还抹了些蜂蜜糖。

    据说这种馍馍才是诸葛武侯当年征南中时发明的馒头,并非那种白面什么都不添加的,这种要在上面点缀些糖馅。

    赵柽在马上接过两只篮子,然后递给欧阳北拿着,想了想,伸手取出一只蜂蜜馍馍,咬了一口,连道好吃。

    百姓们看到秦帝竟然真的吃起了自家献上的东西,顿时感动的不得了,这等乡村粗物,他们其实是没想过秦帝会真的会吃。

    秦帝能接受,那就是天恩浩荡,怎么会看上这种粗陋饮食呢?但秦帝这时真的在吃啊,吃得好像还很香甜,一点都没嫌弃,也没担心里面会不会有不洁净或者毒药之物。

    山呼万岁声顿时雷动,比刚才还要响亮热情十倍。

    赵柽吃完一个,觉得不错,伸手又拿了一个,这时欢呼声更大了,他抬起胳膊压了压,吃完馍馍后道:“此番多谢各位乡亲犒军,自此大理归秦,一切都依秦法,惩恶扬善,行善有嘉奖,行恶必严惩,无有地方土王之属,官若犯法同样惩治,王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

    此言一出,百姓们无不眼圈发红,这是大秦皇帝与他们许下的圣诺,哪怕将来未必能真的办到,可此时此刻,也是感激涕零,心中无憾了。

    这时少女又从后面拿过一只小木盘,盘内放有一物,上面覆盖轻纱,她有些扭捏害羞,捧着木盘上前,张了张嘴,却没敢说出口。

    “这是什么东西?”赵柽看她腼腆,不由笑着问道。

    “圣上,这……这是我手工织的一块锦绣,从小就织,因为没有材料,慢慢积攒,织了很多年……”少女低头说道。

    “锦绣?做什么用的?”赵柽疑惑道。

    “是,是我们这里的传统,可以,可以披在肩上御寒……”少女声音细若蚊鸣。

    这时旁的乡民都偷眼瞅少女,这妮子可真是胆大啊,这种锦绣一般来说是做为女子嫁妆的,从小开始织,出嫁的时候一起带过去婆家,给夫君披在身上,这妞子怎敢就献给圣上呢?

    “披在肩上御寒……”赵柽微微一笑,瞅了瞅少女:“收下了。”

    “是!”少女虽然声音依旧很低,但明显有些雀跃,向上举了举木盘。

    赵柽用手轻轻接过木盘,然后很郑重地交给一旁元缨端着。

    他怎会不知道这锦绣代表什么呢,可是在这么多乡邻的面前,少女献上锦绣,自家如果不收,只怕这少女回去后会被乡邻责怪,也可能被嘲讽,甚或此事会成为少女一生的笑柄。

    少女为此做出些伤心悲剧的举动都不好说,本来是一片好意真诚,却因此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