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二章 弧形箭术(1 / 4)  宁颂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曹俊宏作为地地道道的淮南国人又是一名城卫营士兵,按照道理来说他的前景应该是非常光明的。

    但是不幸的是他成为了郑刚的部下,虽然按照城卫营的体制来说他们都应该是张书亮的属下。

    可张书亮此人过于刚直不阿治军也过于严苛,所以城卫营士兵们大多都比较喜欢更具人情味的副统领郑刚。

    而郑刚此人又非常擅长笼络人心,加之张书亮除了是城卫营的统领也是整个淮南军的副统领之一,因此他大部分时间都不会太管城卫营。

    久而久之城卫营的士兵们也都不太把张书亮当回事了。曹俊宏此人也是如此,他原本的志向乃是成为淮南军,可造化弄人他在阴差阳错之下加入到了城卫营。

    在淮南国的军队体系之中最受推崇的便是黥面军,虽然他们大多都是死囚和重刑犯但是他们的战力却是最强的所以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府对黥面军都是推崇备至。

    接下里便是淮南军,他们也是整个淮南国军队中的中坚力量。最后便是城卫营,他们只是负责保卫城池缉盗捕贼,相对来说他们的战力也是最差的。

    不过城卫营士兵之中也有不少从黥面军和淮南军退下来的,他们或是年纪太大或是在战场上受了伤。

    这一部分人与其他的城卫营士兵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同时他们之间也有着相对比较明显的隔阂。

    就比如熊广洋、朱耀磊和友利明三人他们在刚才郑刚下令攻击穆青云时他们选择袖手旁观。

    而当张书亮到来时他们立刻便加入到了张书亮的麾下并且义无反顾地对郑刚等人进行追杀。

    但是作为地地道道的城卫营士兵的曹俊宏却是在同伴的鼓动下直接站队郑刚。

    虽然他知道郑刚的行为等同于叛国,但是他却依旧选择跟随郑刚。因为他对淮南国甚至说对整个大虞皇朝都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

    特别是淮南国人在对待黥面军的态度更是让他无法接受。在他看来那些人都是杀人放火的死囚,他们恶贯满盈无恶不作。

    可最终就因为他们参加几场战斗回来之后便摇身一变成为了救国救民的英雄,他们过往犯过的罪行也就被一笔勾销了。

    这让曹俊宏无法理解,同时城卫营之中也有很多和他一样想不明白的士兵。

    郑刚正是借此笼络了他们,将他们一步一步地教导成为了心怀怨愤之人。

    此时城墙上除了他们之外还站着的那些保持中立的城卫营士兵们虽然看似保持中立,但是实则他们的心中或多或少也有一些愤懑。

    曹俊宏鄙夷地看了看那六个畏缩不敢上前的弓箭手,然后大步流星地走到那四根羽箭的中间。

    那种从容和淡定让其他六人都有些嫉妒。而之所以曹俊宏会如此的自信,完全是因为他和董君一样有着一手独家的箭术。

    等到曹俊宏站定之后他拿出自己的足有半人高的长弓然后一手持弓一手捏箭引弦,伴随着他缓缓用力长弓慢慢地变成了满弓。

    此时瓮城中的李毅也感觉了城头上曹俊宏的与众不同。这不光是因为他的长弓比别的弓箭手更大,还因为他的那份从容和淡定。

    看在众人眼中这曹俊宏和李毅的气势还真有五六分相似。就在曹俊宏将长弓拉成满弓之时李毅也拉动了手中改造过的复合弓。

    他将瞄准器对准了城墙上的曹俊宏只待他一射出羽箭他便立刻放手。对于这把改装过的复合弓作为制造者的李毅对其非常的清楚。

    他曾经测试过这把复合弓在三百米开外可以直接洞穿鱼鳞甲,是一柄神弓。

    城墙上的曹俊宏见李毅也将弓弦拉满却迟迟不放手,于是他不由冷冷一笑。

    “既然你喜欢后发先至,那么我今天就好好跟你玩玩,我现在就不放手就看看你能坚持多久!”之前董君可是提醒过他的这李毅经过数轮的斗箭之后,他的胳膊应该已经快要脱力了。

    因此既然如此他倒是想要和这李毅僵持,看看他会不会忍不住先出手。

    而一旦他先出手那么就说明他的心已经乱了,自己将会有更大的机会将其一箭毙命。

    即便他还继续和自己僵持等待后发先至,这样僵持却也能够继续消耗他的体力。

    这对于自己接下来的斗箭有着极大的好处。于是曹俊宏就如同雕塑一般站在城头一手持弓一手引弦,而瓮城中的李毅也和他一般手持复合弓保持一动不动的姿势。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两人始终保持这身体不动,并且他们手中的弓箭始终保持这拉满的状态。

    周围的人看到李毅和这曹俊宏两人这般对峙都不由暗叫精彩。要知道一般的弓箭手在射箭的时候拉满弓弦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

    这是因为长时间的满弓不光会大量消耗自己的体力更加容易导致弓箭受损。

    因此在学习箭术之前师父们都会再三强调弓箭不得空放和长时间的满弓。

    不过此时二人却都将这条禁忌抛诸脑后,毕竟此时他们不光是在比箭术更是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