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陛下欲反乎?(4k)(1 / 3)  长生从聊斋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太和殿内,安静得可怕。

    仿佛一根针落,都能在大殿中激起雷响一般。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直到大宗伯高震,缓缓打开试卷,用苍老却如金石般坚定的声音,诵念秦川的殿试文章。

    “新科会元秦川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开篇明义。

    不是论安平盛世!

    “直言天下第一事。”

    “正君道。”

    “明臣职。”

    “求万世治安事。”

    所有人,包括尚未书写完殿试策论的贡士们俱将目光集中在高震手中那轻如鸿毛,却重如泰山的试卷上。

    听到开篇第一段话。

    贡士们全都松一口气。

    亚圣没有写“论安平盛世”。

    他真的没有写。

    贡士们已经不在乎殿试的排名了,至少这一刻,他们是不肯再继续写什么安平盛世论。

    “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简单朴素的话语,在贡士们心中滚滚雷响般炸开,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们读书是为了追求功名富贵不假,可是寒窗苦读,领略圣人的微言大义,难道仅是为了富贵功名吗?

    一个人只要不是天生的十恶不赦,总是会存一两分正义之心。

    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有没有更是另一回事。

    至少在此刻,亚圣殿试文章第一段话,唤起他们心头隐去多时的“匡扶国家,主持正道”的正义之心。

    不止贡士们,还有大殿里的文臣。

    多多少少都心有所触动。

    但沉浸官场多年,他们更是意识到一场震动朝堂的大变快发生了。

    王公勋贵们更多是震撼。

    “他怎么敢?”

    “文动百圣,亚圣中人,就能给他这么大的底气么?”

    “年轻人太过气盛。”有勋贵暗自心想。

    绣衣卫指挥使江冲心中有滔天巨浪起伏,他来活了。

    林公公面如考妣,心里疯狂呐喊,

    “你们知道什么,这只是开胃菜而已。上苍啊,难道你已经对陛下这般失望了吗?怎么能让这个人出现在殿试里。”

    作为大殿里除秦川、大宗伯高震外,唯一看过全文的人,林公公的武道之心,都快崩碎了。

    秦川的文章胆大包天。

    在理学浓厚的大梁朝,如此文章,简直是大逆不道到了极点。

    如果比作武道拳意,那简直是无法无天。

    无法无天!

    …

    …

    仅仅开篇一段话,牵动大殿所有人心绪。

    可是高震的声音十分稳定,无比坚定,缓缓念出后面的内容,

    “……陛下则锐情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

    “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数十年不勤政事,纲纪弛矣。”

    这段话一出,所有大臣勋贵,包括贡士们除秦川外,大殿里几乎所有人纷纷下跪。

    大梁朝的高官勋贵们,不是祭天那样的大典,很少施行跪礼。

    可是此刻不得不跪。

    这回是真的捅破天了!

    梁帝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但是手指不自觉敲动龙椅的把手,表明他内心不如面上那样古井无波。

    他不平静。

    高震继续念着:“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

    “艹!”勋贵们有人心里甚至爆出粗口。

    太敢了。

    陛下出“论安平盛世”的题目,好个亚圣,直接说天下“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

    这就是所谓的“安平盛世”?

    这盛世如陛下所愿?

    大臣们比勋贵们更了解天下各地的情况,何况还有地方好友以及宗族乡亲写信说起地方的事情。

    他们掌握的渠道,足以让他们在很高的位置看到民生的凋敝,生民的疾苦。

    可是那又如何?

    哪朝哪代不饿死几个人。

    只要不在他们这一代亡国,那他们就不是亡国之臣。

    照目前的情况,还可以再苦一苦百姓。

    但亚圣文章里的这段话,直接揭开君臣心照不宣的一层面纱,将天下的实情,赤裸裸捅出来,让大家都瞧见。

    这时候能装聋作哑吗?

    至于贡士们,本就来自各地,他们不只是听到,更是看到。

    因为看到,所以只是看到。

    甚至他们也是让天下变得越来越糟糕的参与者。

    可皇帝带头如此,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