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9章 驻守香港(1 / 2)  红楼低调人生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事实证明,李氏双雄的决定是多么英明。整个这次清剿海盗的行动,台湾岛的战斗规模最大。

    遇到的抵抗也是最激烈。伤亡人数也是最多的。这次指挥台湾岛战役的大海船舰长是李九。

    李九是李淼的赐名村护卫队队员。最早被李水带到京城发展,主要任务是培训田庄的护卫们。

    李九作为北方局高层。在李淼离开青州时,又被调去了青州大庄园。作为青州大庄园的护卫统领,为顺风运输镖局培养镖师,还有护卫、水手等。

    后来李九又成为了,庄河舰的副舰长。一直作为丁一的副手。一年多前,才成为了独当一面的舰长。

    李九是所有村护卫队员中,调动最频繁的。如此跨各地方局,跨行业的调动。

    除了李淼也没人有这个权利。而且李九一直都是平级,甚至降级调动。

    虽然始终都享受着,地方局高层待遇。但有些职位的确是降级了。李九往往是,一个工作刚刚胜任不久,又会开始新的调动。

    李九也一直没有埋怨情绪。李淼也是以此来,培养李九的韧性、阅历。

    李淼也是得知李九爱读书,爱动脑子。才会给他如此多的锻炼机会。李淼也是没有办法,手下堪当大任的人实在稀缺。

    李九也是李氏双雄的得意弟子。这次清剿台湾岛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李氏双雄临出发前也是再三关照,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值得一提的是,李氏双雄是享受地方局掌总待遇的。

    虽然同为大海船舰长,他们的地位,比其他大海船舰长要高出半级。李氏双雄最后拿出了李淼的密信。

    这封密信是让李氏双雄转交的。就连李氏双雄这个总指挥,都没有权利提前观阅。

    李氏双雄必须与进攻台湾岛的舰长,共同观阅。当李氏双雄与李九观看完毕后,三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没想到李淼对台湾岛竟然如此重视。李淼首先讲述了台湾岛的战略意义。

    未来将是不亚于辽东局的存在。李淼在信中强调,台湾岛很可能会有异国人占领。

    但人数不会太多,数百人的可能性较大。他们擅长用火器。如果异国人火器威力巨大,可以暂时退却,等待雨天进攻。

    进攻台湾时不宜分散兵力。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拿下最妥当。异国人大多欺软怕硬,打怕了就会投降。

    他们一般都惜命得紧。但绝不可留下活口,更不能让人逃脱。否则后患无穷。

    最后李淼还强调,占领台湾后,必须善待当地土族。台湾岛可能还会有一些大郑朝的移民,可以善加利用。

    让这些土着和大郑朝移民为自己所用。大郑朝现在的人口本就不多,特别是北方地区更是地广人稀,南方地区人口虽然相对密集,但故土难离。

    大量移民根本不现实。所以暂时只能依靠这些大郑朝的移民,和当地土族。

    通过优质种子的种植,和先进的生产了,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在他们中间培养出水手、护卫力量。

    以此壮大台湾的守备力量。当然遇到特殊情况,李淼的势力还是会支援台湾的。

    而且会不留余力的支援。因为台湾的战略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只是李淼现在还暂时腾不出手来。

    李淼现在的战略重点还是在北方,还是主要针对女真人。至于草原鞑子,现在只能沦为李淼势力的磨刀石。

    估计今年冬季,草原鞑子都不一定敢来。就是来了也只是送菜的料,今年北方局的实力,只会更加强大。

    加上又开始训练骑兵力量,到时草原鞑子可能会有来无回。李氏双雄看着李九,内心多少有些羡慕。

    李九未来能成为辽东局这样势力的巨擘。怎么能不令人羡慕!李氏双雄虽然也享受地方局掌总的待遇。

    但与真正的地方局掌总相比,权势差的还不是一星半点!李氏双雄可是亲眼所见,辽东局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当时李淼的话犹在耳旁回响。

    “辽东局将成为拥有上百万人口,几十万护卫力量的庞然大物。”现在才几年功夫,辽东局显然离目标已经不远了。

    李氏双雄又想起了李淼的又一句话,未来大郑朝的实力,主要取决于海上力量的比拼。

    只有称霸海洋,才能走得出去。否则只有等着被人上门欺负的份。李氏双雄立马激动起来,这次能够拿下东南沿海的主要岛屿。

    安抚好岛屿上的民众,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水手、护卫们。辽东局的造船厂就能开足马力生产。

    到时三帆大海船,就会以每年六七艘的速度剧增。要不了几年,李淼的海上势力,就会出现井喷式增长。

    到时李氏双雄就可以,带领远洋贸易舰队肆意纵横。李淼在书房看到他们的捷报时,南方地区东南沿海的主要岛屿,早已成了李氏双雄舰队的囊中之物。

    这次总共俘获海盗两万余人。被击杀的海盗只有不到三百人。海盗们与李氏双雄舰队的护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