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4章 可儿的奇缘(1 / 2)  红楼低调人生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葫芦岛至承德沿线,所移民的三十万灾民。会在天气渐渐转冷后,最后迁移、安置。

    李淼已经要求北方局,制定好周密的部署。确保万无一失。

    这次北方边境的七十万移民,都会采取以老带新的策略安置。

    这样既有利于灾民们的管理,又可以让这些灾民快速形成战力。更快更好的融入李淼的势力。

    所以这次河南灾民的迁移,北方边境的迁移难度才是最大。花费的精力、物力也是最多。

    至于剩下的灾民,能全部迁移到台湾岛最好。实在不行,青州大庄园可以先安置一部分。东南沿海的岛屿也可以滞留一部分。

    这些灾民的最终归属,肯定都是台湾岛。对李淼来说这是早晚的事,根本就不怕造成任何影响。这些可都是李淼势力范围,绝对掌控的地方。

    李淼围着日照到连云港周边沿海,转了一圈。很多周边的田庄,已经住满了河南的灾民。就等着大小海船到来了。

    李淼留下部分家丁,继续收集情报。监督迁移、安置的情况。自己则带着剩余的人,直奔连云港大张敏的田庄。

    李淼这次没有住在连云港府城里,更不会住进南方局的产业里。适当的避嫌还是必须的。

    贾环这个协理,因为贾兰留在了河南灾区。所以临时当起了李淼的管家。这次赈灾对贾环来说,可以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贾环从刚开始的惊讶,到最后的麻木。贾环的成长也是惊人的,从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的得心应手。事务能力特别出色。

    可能和贾环从小的经历有关,贾环处事相当沉稳。李淼看在眼里,也为贾环高兴。据李淼观察,贾环的科举之路注定艰难。

    贾环已经错过了最好学习年纪。未来很难在功名之路上走得很远。秀才应该没有问题,举人就是他的一道坎。

    所以李淼见贾环事务能力出众。也想借这次机会,好好地锻炼一下贾环。毕竟是贾探春的唯一的弟弟,能不好好培养嘛!

    来到大张敏的田庄,李淼见大张敏已经在庄门口等候了。这次李淼提前通知了大张敏,告诉大张敏自己会在连云港一带,逗留二个月左右。

    大张敏自然提前赶了过来。李淼看到大张敏牵着一个小公子,看上去六七岁年纪。沉稳得很。李淼知道这肯定是他的长子润文。

    因为体质上佳,加上从小习武,润文看上去比同龄的孩子大了不少。

    润文其实也才四岁多,已经在村私塾进了二年学了。看到李淼时还是很拘谨。在母亲的示意下,给李淼见了礼。“父亲”叫的声音明显很弱小。

    李淼当然不会见怪,润文与李淼最后一次相见,是李淼在灵山岛过二十岁生日。也就是二年多前的事了。当时润文二岁多的,可能早就没了印象。

    李淼顺手抱起润文,润文明显很不适应。大张敏的这个田庄,还是李淼进京赶考时,为大张敏准备的嫁妆。

    当时李淼为大小张敏,在连云港每人准备了一座千亩田庄。

    目前大张敏的这座田庄,已经扩大到了五千亩。显然是用心经营的。也是大张敏的骄傲。

    当然也是得益于李淼的优质种子推广。让大张敏获益匪浅。

    李淼当晚陪着大张敏,大张敏很不适应。毕竟已经二年多没在一起了,比当初给李淼买来做丫鬟时更拘谨。

    大张敏是李淼在常州府参加府试时,自己相中的。属于李淼喜欢的类型。虽然大张敏比李淼大了十多岁,但外貌还停留至三十岁上下。

    正是女人最佳的年纪。可能是洗髓伐脉的原因,大张敏此时显得更加妩媚动人。李淼可不会拘谨,顿时上下其手。

    大张敏依偎在爱郎的怀里,嗅着久违却令人迷醉的气味。很快就沉醉在了温柔乡中。于是,一夜尽欢。

    接下来,李淼一行就留在了田庄内。尤三姐对田庄并不陌生,原先在农村生活过很久。史湘云却处处觉得新奇,四处逛得挺有劲。

    田庄的房子也很普通,不过收拾得很干净。李淼现在基本上当起了甩手掌柜,一应事务交给了贾环处理。除非有重大的事项才会惊动李淼。

    刘芸更是成了李淼的一道门神,一般人想见李淼,都得通过她的禀报。每天刘芸总会在李淼空闲的时候。问一下李淼当天有什么安排。

    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李淼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这不是后世秘书干的活吗?怎么现在就有了呢?

    原先在李府,这些可都是汪管家的活。不过汪永贵却什么都不问,完全自己靠悟。显然刘芸与汪永贵相比,还差得很远。

    但最起码刘芸已经有这个想法。贾兰与贾环可都还没这个意识,显然刘芸不简单。李淼也开始对刘芸更加留心了。

    这样的侍女可不是一般人,显然刘文俊有心了。

    接下来,可儿、小敏、小红轮番前来田庄。李淼写信只告诉了大张敏。显然是不想造成太恶劣的印象。

    大张敏怎么会不告知奶奶、可儿她们!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