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章 芯片的未来战略(1 / 3)  重生东京黄金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下一代芯片的主体架构没变,但是在主频的细分上我们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SIC的第一代芯片其实只有3种型号,而每种型号的规格也只有一种。

    这里所说的规格就是芯片的主频,比如8089A的5MHz,8089的8MHz。

    如今岛正利想做的就是在增加晶体管数量的基础上,为每一种型号的芯片提供不同版本的主频参数。

    “就比如现在正在开发的80289M,以及80289两种芯片。

    虽然地址总线都是8位,但是两者相对于前一代芯片晶体管数量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

    在岛正利的计划中,80289M(M代表迷你版)其内部会集成6万多个晶体管,比前一代8089A的4万多晶体管多了近一半。

    同时在运行频率上也开发出了5MHz、8MHz、10MHz,这几个不同的版本。

    而作为它的强化版80289内部的晶体管更是达到了9万多个,主频也有8MHz、10MHz、12MHz几个不同的版本。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除了同一产品线又多了三种不同定位的产品。

    这也是SIC首次向消费者提供同一代微处理器的多种选择方案,让自己的芯片阵容更加全面与细化。

    同时新一代芯片会兼容上一代芯片的指令集,也就是开发人员拿到SIC的最新一代芯片后,不用再重新熟悉指令集的逻辑。

    只要有了之前的开发经验,那么新一代芯片的使用也会快速上手。

    这将大大降低SIC芯片开发的门槛高度,同时也将会极大的方便SIC芯片在市场上的进一步推广。

    按照SIC的设想,以后每一代芯片都会延续这种传承,完善架构的同时,也在丰富指令集。

    如此几代产品下去,SIC的芯片将会真正发展成家族化产品。

    随着市场的扩大,使用者也会逐渐习惯SIC的架构与指令集的应用。

    到那时候,SIC的芯片将会成为处理器市场的又一大主流,并且人们不会再轻易改变自己的使用习惯。

    简单来说这一代的芯片就是在修内功、打基础,为SIC的家族化、传承化做第一步尝试。

    而岛正利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还是因为SIC的芯片,已经获得了霓虹本土市场的广泛认可。

    尤其是富士通电脑的普及,它让更多的软件开发者接受了SIC芯片的存在。

    他们是芯片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牢牢的抓住他们,就不愁SIC芯片的市场接受度。

    通过岛正利的解释,白川枫已经大概明白了SIC以后的战略路线。

    “除了这两款芯片,在更高端的芯片领域我们有什么计划吗?”

    低端市场是基本盘,但高端芯片它的利润也同样丰厚啊。

    30几万枚的16位芯片为白川枫带来100多亿日元的收入,如此之高的回报率他怎么会不上心呢。

    “16位芯片目前我们也在开发新的型号80281,它的内部集成了16万个晶体管。

    主频也有8MHz、12MHz、16MHz、20MHz这几个不同的版本。”

    岛正利对这款芯片也是寄予厚望,他详细向白川枫介绍了这枚目前SIC的最强芯片。

    “和前面两款一样,它兼容上一代三种芯片的所有设计,并且可以运行所有针对其前代处理器编写的软件。

    另外它将是SIC最后一款16位芯片,也是版本最丰富的16位芯片。”

    “最后一款16位芯片?”白川枫奇怪的念叨出声。

    “没错”岛正利点了点头,“80281将在明年,也就是83年正式推出。

    这款芯片之后,我们集中精力开发SIC的第一款32位芯片80381。

    按照计划预期,这款芯片将在85年左右,正式推向市场。”

    “32位芯片啊”白川枫听到这个数字后一阵恍惚。

    因为32位时代,已经无限接近他前世熟悉的那些电脑配置了。

    记忆中似乎在千禧的10年时代,很多电脑的操作系统依旧是32位的位宽。

    没想到从80年代中开始,它已经出现在世界上了。

    当然其中肯定经过了许多次的更新迭代,但这依然不影响白川枫感慨时间流逝之快。

    “现在的半导体加工手段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今年最新研发出的1.5μm工艺,足够我们去尝试数量更多的晶体管了。”

    如今的半导体制程已经发展到1.5μm时代,从富士通那里传回的消息看,他们明年就可以达到这一制程。

    于是有了技术实现的前提,岛正利也正式开始对32位处理器发起冲击。

    “岛桑,开发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找我,SIC会全力支持32位芯片的研发工作。”

    这种在未来长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