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深渊前进(1 / 3)  重生东京黄金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在香山遇见本土的计算机科研人员,那是意外。

    更加让白川枫意外的是,本土竟然也在搞自己的芯片。

    并且产业链还非常齐全,哪怕这条产业链脆弱无比。

    但只要存在,那就有希望,那就有传承下去的火种。

    在送走了张劲之后,白川枫又特地和这里的相关从业人员聊了聊。

    而根据沟通下来的情况看,从原材料到光刻机,再到芯片设计,其实都有相关研究室在做。

    并且顶尖大学的分布式光刻机,它的加工精度都能达到3微米了。

    3微米啊,都可以加工SIC上一代芯片80281了。

    这个制程对于主流的商用电子产品来说,绝对够用。

    也就只有32位芯片,才会用到1.5微米或者更高的1微米制程。

    但那是处理器级芯片,普通的音频芯片、DAC芯片、驱动芯片等,根本用不到这么高的精度。

    而以张劲他们研究所的水平,用来制造随身听或者电视机中的芯片,其实绰绰有余。

    但就像白川枫之前说的,因为国际关系的原因,白川电器有些事确实不能过问。

    那他为什么又让张劲,去找鹏城那里的当地机构呢?

    虽然工厂是由白川电器和当地机构合资,但是如果当地机构选择采购张劲他们的芯片,那么白川电器就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吗?

    白川枫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道理。

    别忘了别人限制的是什么?是禁运高端技术。

    是“禁运”而非“引进”,这两者区别可大了。

    合资厂是采购张劲他们的芯片,而非向这里直接输出芯片。

    本地生产的芯片本地用,这些东西压根就没出过海,何来禁运一说。

    如果是白川电器采购霓虹的芯片运往这里,或者SIC直接对张劲他们输出自己的技术。

    那才会违反相关协定,并成为米国秋后算账的导火索。

    但采购是反向引进啊,严格来说不仅没有违反协定,甚至还立大功了呢。

    当然这是玩笑话,不过这一操作没有违反协定是肯定的。

    既然是在规矩范围内办事,那为什么白川枫还那么小心翼翼。

    无非就是撇清自己身上的嫌疑而已。

    你看白川电器只是合资的一方,本土的供应链一直是由另一方负责,白川电器只管审批。

    只要对方的零件,满足白川电器的要求,又价格合适,那就给予采购。

    是的,为了进一步撇清自己的关系,无论是白川电器还是SIC,都不会对本地输出任何技术。

    他只管审核零部件的合格率,性能不达标,那就打回去让他们重新设计,直到满足白川电器的要求为止。

    白川枫能做的只是给予张劲他们一个机会,如果对方能做出合格的芯片,合资厂那里就会采购这些芯片。

    依靠这些芯片的利润,本土的集成电路研究、半导体产业就能保留微弱的火种,继续进行下去。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就算满足了他的心愿。同时,也算弥补了心底的那一份遗憾。

    几十年以后的切肤之痛,如果能避免,也算他这一生没白来一遭。

    其实以米国和兔子现在的关系,相关组织才不会在意这点小事。

    松下他们输送整套技术都没事,白川电器采购本地的零部件那就更没关系了。

    甚至后来东芝直接卖了毛熊高精度的机床,让毛熊的大黑鱼降噪到米国都捕捉不到。

    最后犯事的东芝虽说伤筋动骨了一番,但依旧活的好好的。

    和他们比起来,白川电器已经非常守规矩了。

    但是白川枫在为以后考虑啊,蜜月期毕竟是短暂的。

    几年以后,到90年代之时,某老大哥崩溃。

    那时候米国就会重新调转枪口,对准这里,而某些组织也会重新履行自己的职责。

    但即使米国要秋后算账,那也抓不到白川电器一丝的把柄。

    甚至一查还会发现,白川电器清白的很,底子干净的不像话。

    即使怀疑他扶持本地敏感企业,那也没关系啊。

    我每一份文件都是经过了霓虹政府的审核,同时你鹰酱也背地里看过了,这总不能说我没汇报吧。

    白川枫在帮助人的同时,也需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等到90年代,即使这笔生意做不成了。

    但是有了中间这几年的过渡,相信本地的半导体产业已经不像现在这样弱不禁风了吧。

    白川电器进入华夏,算是弥补了它半导体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市场!

    只有形成良性循环,产业才会健康的向前发展,而不是单单依靠国家的拨款。

    那些背地里为这个国家默默奉献,却终生无闻的人,希望你们的努力不会白费。

    不提张劲又辗转千里去各大合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