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五章 问题(1 / 3)  重生东京黄金时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这两项技术在市场上的表现如何?”

    “斯巴鲁的这两项技术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北米东部的五大湖地区,斯巴鲁的品牌知名度广为流传。”

    “全球市场表现如何呢?”

    “呃”中村孝雄有些卡壳,“斯巴鲁的市场表现比起丰田、日产要差了许多,但它的潜力值得期待。”

    斯巴鲁的全球市场当然一言难尽了,只能说它是霓虹八大汽车制造商中的最后一名,妥妥的小众车。

    无论是水平对置,还是全时四驱,其各部分设计和生产工艺都有相当苛刻的要求。

    它们的制造成本相比常见的直列或V型发动机,以及两驱车要高出不少。

    同时高精度制造要求也带来了更高的养护成本,另外它们在车身上紧凑的布局导致维修难度也比较高。

    所以这两项技术优点很明显,当然缺陷也有,那就是不适合走量型车厂采用这种技术。

    白川枫大概知道了斯巴鲁现在所面对的问题,不过这些待会再说。

    “中村桑,请继续吧,关于斯巴鲁的信息越详细越好。”

    在一辆斯巴鲁四驱中亲自感受了一番,白川枫感觉斯巴鲁的设计,在当前年代来说其实还行。

    “哈伊”得到他的许可,中村孝雄继续介绍斯巴鲁的技术。

    “除了以上两项技术,此外斯巴鲁在安全性上的设计也独树一帜。

    高强度环形车架可以在发生碰撞时,最大程度的保护乘客人员的安全。”

    在展厅的现场有一辆只保留车架的斯巴鲁车型,依据它中村孝雄也向白川枫介绍了这种安全设计的优点。

    这种环状结构,将碰撞的震荡分散到各种方向,避免了普通车架传力路线不一致而产生的车厢变形现象。

    这一通的机械设计理念介绍下来,斯巴鲁给白川枫的印象很特别。

    它大概是霓虹车企中,最不像日系车的日本车了。

    操纵性、动力、安全,这三点可不是一般薄皮日系车所具有的特点。

    同时从技术市场的角度分析,这三种技术也是斯巴鲁的三板斧,算是唯一能值得称道的东西了。

    啧,有点意思。

    “除了在现有优势技术上继续深耕以外,斯巴鲁也在开发最新一代的辅助驾驶系统ADA(Active Driving Assist)。”

    “等等,辅助驾驶系统?”白川枫以为自己听错了,这玩意现在就有了?

    “哈伊”中村孝雄点点头,“ADA是基于安全性设计的一套防碰撞系统。

    这一套系统配合ABS技术以及车身主动防护技术,组成了VDC控制系统。

    有了它就可以让汽车自动识别前方物体距离、形状、移动速度等,并且在恰当的时间提示驾驶员,对车辆进行制动。

    这涉及到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单目摄像头、双目摄像头等前沿技术,目前还处于开发阶段。”

    中村孝雄的这一通解释,有点为白川枫打了新世界的感觉。

    原来后世在汽车上常用的辅助驾驶系统,它们在80年代末已经在开始研究了。

    “芯片上面如果需要支持可以找TSIC那里,软件上的支持则可以联系SSM。”

    别的不敢说,在专业的辅助芯片设计上,TSIC绝对是霓虹的难波问。

    而从HAL拆分出来的SSM也是一样,它们专注于各种软件工具的开发,现在已经慢慢成为了霓虹专业软件领域的领头羊。

    “哈伊!”站在他身边的中村孝雄听到这个消息,兴奋的直搓手。

    有过技术背景的他,当然知道TSIC和SSM的名号,这也是他一直眼馋的专业技术公司。

    奈何之前因为富士重工的巨额亏损,他们压根没机会和两者合作。

    现在白川枫主动提出来,要给予斯巴鲁对应的技术支持,尽早完善辅助驾驶系统。

    听到这个消息,中村孝雄当然高兴啦,这刚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啊。

    啧,白川枫控股的这条大腿没抱错。

    心情有些兴奋的中村孝雄,又开始介绍斯巴鲁另外一项前沿的研究。

    “除了传统的燃油车,斯巴鲁在70年代也曾开发过纯电动车(EV)。

    那时候东京还专门针对电动车举办过车展,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全都为此竞争过。

    不过因为技术限制较大,纯电动车型一直停留在了概念样机阶段。

    斯巴鲁当时也有参与设计,现在也还保留着当初的技术研发进度。”

    电动车的概念其实很早就有了,霓虹在六七十年代为此还有过开发竞争。

    甚至在华夏,电动车的概念也早就出现了。某大佬当初的亲笔信中,就曾建议国家尽早布局电动汽车领域。

    只不过虽然脑洞都有,但是以现在的技术,想要真正商用还是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