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锦衣卫瘫痪,大战将起!(1 / 2)  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朱高燨从清晨讲到深夜,一直讲到「东皇妖帝墓」现世,叶凡庞博等人前去围观,如此方才听了下来,讲了一整天,现在可谓是口干舌燥,恨不得端起茶壶牛饮。

    朱棣尚还有些回味无穷,对「遮天」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颇感兴趣,行文如天马行空,洒脱不羁,亦庄亦谐,纤秾合度。

    「这《遮天》,是你写的?」朱棣问道。

    朱高燨轻咳一声,说道:「非也,此书为一名为‘辰东,的隐士所写,辰先生是洪武年间的文人墨客,又号‘红毛怪,,留下无数黄金大作,只可惜晚年不详。」

    「嗯?」朱棣有些狐疑,「这名字听起来好生奇怪,不会是你现编的吧,哪里会有人自号‘红毛怪,这种名号?」

    「咳咳。」

    辰东老贼,晚年发生不详,浑身红毛,半天不蹦一个字,时常喃喃「今日请假,明日断更,快哉快哉……」

    「也罢,不为难你了。」朱棣没有追问下去。

    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这《遮天》是祁王所写。

    「今天的《未央宫斩韩信》,你觉得如何?」朱棣忽然问道。

    朱高燨心里警铃响起,他心里早有猜测,老爷子把他叫到鸡鸣寺绝非只是单纯的听评书那么简单。

    现在老爷子的这话,是在点他呢!

    淮阴侯韩信,为大汉立下不世之功,其势力庞大,让汉高祖起了疑心,最后落了个卸磨杀驴、鸟尽弓藏的结局。

    老爷子确实喜欢听评书,但他听评书却从来不听第二遍。

    而今日,老爷子却点名要听第二遍《未央宫斩韩信》,无非就是在暗示小儿子:老四,你僭越了!

    朱高燨敢带兵入城杀人,看似荒唐,实则早已做好预防弹劾的准备了,没给那些人留下任何破绽。

    他杀了罗修,那是因为在罗修府上搜出了弓弩甲胃,坐实了罗修谋反的罪名!

    可皇帝出手,从来就不需要破绽和证据。

    朱高燨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将锦衣卫官员屠戮的一干二净,老爷子终究还是坐不住了。

    只不过他并没有大动干戈,而是借评书之名,在警示朱高燨。

    如此,也是让父子二人的脸面上都过得去。

    「儿臣明白。」朱高燨低头答应。

    朱棣微微挑眉:「你当真明白?」

    朱高燨眸子闪烁:「请父皇相信儿臣,此事,儿臣会处理好的。」

    「如此,甚好。」

    朱棣挥了挥手,「赤戎免去三千营提督职位,降为祁王府护卫指挥使。」

    王府护卫指挥使司,洪武五年太祖始置于诸亲王府,每府设三护卫,每卫设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官,俱与京卫同。各卫下辖左、右、前、后、中五千户所。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

    「啊哈哈哈,前两天俺还说要去拜访祁王爷,现在也不用那么麻烦,以后就直接在祁王爷府上做事了。」赤戎摸了摸脑袋,憨厚的笑道。

    丢了提督官职,赤戎没有不甘,只是觉得释然。

    朱高燨叹息了一声:「若非是为了帮本王,你也不至于丢了提督官职。」

    三千营提督是从二品,如今赤戎担任祁王府护卫指挥使,是正三品,看上去只削了一级,实则不然。之前的时候赤戎掌管的是大明最精锐的上万骑兵,而现在手底下只有寥寥千余王府护卫。

    洪武朝时,太祖高皇帝朱元章认为,要保障国家长久,必须要避免皇权孤单,确保国家的军政大权掌握在自己的儿孙手里。为此,他一方面废除宰相,由皇帝统揽六部;另一方面,将皇太子之外的其他皇子分封到各地,镇守一方。秦王、晋王、燕王、周王、楚王等年龄较长的儿子,一开始都有三个护卫,王府护卫最多的有近两万人;年龄较小的藩王,比如肃王、庆王,也有一个护卫,护卫人数至少三千人。大明戌边,靠的不是将军,而是靠的这些王爷们。关键是这些王爷一个比一个能打,把北元人按在地上摩擦,各个神勇盖世。

    但在洪武朝之后,建文削藩,九大塞王全遭了殃,藩王们全都萎了,朱棣意识到如果再等下去死路一条,直接反他娘的,把建文给推下了皇位。当了皇帝以后,因为削藩而反的朱棣不仅没有善待藩王,反而竭力推行削藩政策,以各种理由借口剥夺亲王护卫,亲儿子也未能幸免。

    总而言之,永乐这一朝,亲王护卫的水分很大。

    朱高燨也是有护卫的,位于京郊松鹿山扎营,两个护卫共一千人出头,全都是酒囊饭蛋,不堪重用。若是真打起仗来,二百京营铁骑就能横扫祁王府的护卫。

    不过在祁王府当护卫指挥使,手下有没有兵不重要,重要的是赤戎傍上了个大爹,别看手上没多大的权力,可只要朱高燨不倒,赤戎就能在京城里横着走,比当三千营提督的时候都威风。

    总而言之,赤戎看上去亏了,但似乎又没亏。

    虽然丢了兵权,但是给自己找了个大腿抱着。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