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章 枣庄沙沟镇(1 / 2)  穿越古代:我在运河上做九品闸官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过了一个多时辰,家丁们打扫完战场,而西风镖局的人只有羡慕的份,但随着赵雄一句话。

    “这里的人头都算在左镖头,左镖头你看一下他们丢弃的兵器你能用得上吗”。

    “能能能,感谢雄爷的赏赐”。

    左辉从悲伤中缓过劲来,连忙点头。

    此时前面的落马坡已经无人阻拦,白鱼帮的人都搭成小船撤到湖里了,他们还留了两个艘小船,紧盯着驿道上的动静。

    赵雄没有水军也只好随着他们去了!

    看了看手腕上的表,已经是下午14:00了,他一挥手,车队再次启航。

    但是有三台马车往回走,第一辆马车上黄明的尸体给白白布盖着,猎猎北风中,满满黄沙路。

    后面两辆,托运的是土匪的人头和兵器。

    他骑在马上登上了落马坡,北风呼啸,吹的,呼啦啦的!

    很是爽快。

    骨子里的豪爽基因又发作了,一时间,他仿佛觉得,他就是沙家浜里的胡司令。

    当即昂着头就在马上哼起来: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

    过了两个时辰,太阳准备下山了。

    他们进入了枣庄沙沟镇的地界。

    沙沟镇到了永平皇帝登基的时候,名叫石梁镇,因此大康朝的官员为了避让,用皇帝的小号做地名显然是不能容忍的。

    所以以前的县太爷根据石梁沟河纵横的特点,将石梁改为枣庄沙沟镇。

    此时石梁改为沙沟还不到十几年。

    但因枣庄沙沟镇地处大运河韩庄镇要道,比韩庄要富裕得多。

    枣庄沙沟镇建在矮山下面,北面东面都是山,西面朝的微山湖,南面是大片的平原,可谓独厚之地。

    整个枣庄沙沟镇以徽派建筑为主,可比韩庄要稠密得多,巷街道有多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居民建筑群。

    镇四面环水,河湖纵横,水荡浩淼,周围有“两湖六荡”,是里下河著名的鱼米之乡。

    商贾云集,贸易兴隆,素有金沙沟的美称。

    赵雄上一辈子,公司组织去枣庄开会,旅游,也来过沙沟镇,他记得沙沟镇的古树很多,还拍照留恋。

    他记得,他参观过沙沟镇历史博物馆,听里面的美女讲解员说的,前朝明弘治年间,此处曾设递运所。

    嘉靖年间,曾设巡检司。

    万历年间,设守备营,但是在战火中焚毁了。

    此时的沙沟镇因为海运运粮食,逐渐地并不是那么重了!

    上面在烧毁的守备营的地基上设有小小的巡检所,负责周边地区的治安维护。

    枣庄沙沟镇驿道上有块前朝留下来的贞洁牌匾,过了牌匾一里多路就是一个雕花门楼。

    门楼用大水磨砖雕刻,每块图案都是一出经典戏,有天官赐福、郭子仪拜寿、八仙过海等。

    砖雕采用了浮雕和镂空相结合的手法,层层叠叠,刀工细腻精致,栩栩如生、工艺精湛。

    据说,为建此门楼死去了李海,不惜重金高薪聘请苏州手艺高超的几名工匠,历时数月才雕刻完成。

    围墙里小山上的望火楼是整个枣庄沙沟镇的制高点,俯视整个沙沟风貌的绝佳地点。

    夜里挂着红灯笼,湖面上来往船都可以看得到。

    刘同勋昨天带着家丁坐船登陆了枣庄沙沟镇码头,他要清理码头接应马车队。

    顺便看一看,挂在旗杆上的李海的尸体还在不在。

    当然李海的尸体已经不在了。

    他上了码头,又有姓张的大户人家跟他联络,大户人家,正在收拾烧毁一半的枣庄沙沟镇。

    他带领家丁溜达了一圈最终确定,前一段日子,烧杀抢劫的成千上万的流民居然消失不见了。

    异常惨烈的杀劫过后,这里的居民起码去了两三层,大部分是跑往别的地方躲避战乱去了。

    实际上死亡人数并不多。

    此时低矮的护墙里,枣庄沙沟镇显得很平静。

    土匪流民也放火烧了湖岸下的堆满粮食的米仓。

    里面堆积的,成千上万的粮食,都通通化为的灰烬。

    这下子收到信报的峄县县太爷杨双印,都不知道是喜是悲了!

    今天刘同勋担惊受怕了一天,忽然接到望火楼的传讯,他喜出望外。

    雄爷总算来了!

    赵雄的队伍赶着几十辆马车,牛车浩浩荡荡过了贞洁牌坊,离沙沟城墙外面的巡检所还有几百步远。

    暴动的那一天,一场大火之后。

    原本李海管辖的巡检所的衙门,已整体垮塌倾倒在地,此刻变成了一片焦土的废墟。

    赵雄骑在马上看着道路旁的废墟,对赶马车的聂百户感叹道:“人死如灯灭,你说好好的屋子,土匪干嘛要放火呢?”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