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六章 富国之论!皇帝麻了!!!(求订阅!)(1 / 7)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看到这篇文章刊登在邸报上,宋璟眼前一黑,顿时一晕,险些跌倒在地。

    还是仆人眼疾手快,连忙搀扶,才没有摔在地上。

    “祸事了,祸事了……”

    宋璟摇头说着:“这李太白到底是何许人也?真是不知死活……不知道死活啊!连这种话也敢说,说出来就算了,还敢邮寄到邸报上。”

    “而那些该死的邸报,竟也不知所谓,将这样一篇容易引起争论的文章刊登上去!”

    “他们真不怕被查吗?以为有靠山就了不起吗……”

    宋璟本以为,烧了那文章,就已是万事大吉。

    却没想到这狂妄放浪的后生,是如此的不知死活,将这文章邮寄到了邸报上!

    此刻直接刊登了出去,面向天下人……

    这让宋璟有些麻了。

    过了半晌,他缓缓地叹息一声说:“罢了,这一层纸,终究是要戳破的……”

    与此同时。

    国子监。

    这是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

    国子监的最高行政长官为祭酒,相当于是大学校长。

    另设丞和主簿各一人,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

    海外各国留学生,也在国子监上课。

    但国子监没有语言课程,也没有为留学生专门开设的班级,所以汉语不好的留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些吃力。

    国子监设置了六门学科。

    “国子学”招收三品以上官员子弟。

    “太学”招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弟。

    “四门学”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

    “律学”招收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子弟,主要以学律令为专业。

    “书学”同样招收八品官员以下子弟和庶人子弟,以五经、说文、字林为专业。

    “算学”和“律学”与“书学”招收条件相同,以学九章、周髀算经为专业。

    能来到国子监的国子学和太学里上课的学生,基本都是国家的贵族子弟。

    此刻这些权贵子弟,拿着一张邸报,正在热议。

    “这李太白好大的胆子啊,外邦人的事情,他也敢说?”

    “这不是在说隋朝吗?”

    “你懂什么,这叫影射!”

    “这是国策,是向万国展现我盛唐之威,是流芳百世的大事,那些底层民众,不应该与有荣焉吗?也没听他们抱怨什么!”

    “是啊,这人以为用钱买的是面子,其实用钱买的是主从。天兵是真的会征讨不臣的!”

    “这种人真是不知所谓,只能看到自家一亩三分地的玩意,他不知道,这是流芳百世,扬名立万的盛举!”

    “朝贡制度都存在那么多年了,自周朝到现在,一直也没人站出来说话,就他厉害,说什么宁与友邦,不予家奴,真是不知大局!”

    “是啊,格局太小了……”

    “这是藩属国向中央王朝“称臣纳贡”!这是朝贡制度!他懂什么?”

    “这些底层的屁民读了书,什么都不懂,就敢出来胡说八道,真是该死!”

    与此同时。

    “算学”和“律学”与“书学”这几门学科的学生,同样拿着这一张邸报,正在议论。

    他们讨论的声音,就和国子学和太学那边的声音完全不同了。

    “这李太白真敢说啊,冒天下之大不韪,这种事情,私下表达不满就好了,竟然敢直接说出来……”

    “其实这里面说出来的问题,不过是小头,那些外邦商人来到都城内,一路经商贩卖,大赚巨万,这都是民脂民膏啊……”

    “不,他写的是隋朝的问题,这是我们大唐发生的事,他又怎么好写出来?”

    “的确啊……”

    “那些外邦人耀武扬威,犯了事也没人敢管他们,真不知道谁是主,谁是仆!”

    “主自诩为主人,向仆人讨好,以获取认可,这种事情我还是头一次见。”

    “是啊,隋花了大价钱举办万国来朝,我们都是继承了过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花费甚巨,却无一人敢说,其中禁忌之处,不知凡几!这李太白可真敢说啊,真是不怕死!”

    “前些日子我发生了些纠纷,衙门的人根本不想管,直接和稀泥,让我前行认错了,而那些外邦人遇到了问题,他们就像是狗一样笑脸相迎,很开心的为人家处理问题了!”

    “国之不国,民之不民,这是当朝政策,无人敢说什么,唯独这李太白敢说,真是胆子大啊!”

    而在这个时候,在国子监上学的外邦人,也看到了这一份邸报。

    “宁与友邦,不予家奴,这个文章,是什么意思?”

    说话的是阿倍仲麻吕,他是来自东瀛的留学生,在太学上课,能来这里上课的,都是五品以上官员子弟。

    看到阿倍仲麻吕对这文章感兴趣,太学生连忙说:“这是放浪之言,不足挂齿!”

    “如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