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点费大臣(1 / 3)  大明话事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礼部沈尚书用手按着第六十六号试卷,掷地有声的说:“必须是这份!”

    众人又仔细传看了一下第六十六号试卷,便看出了一些关键句子。

    “心欲利而口不言利,名为让而实不能让!”

    “执政智取术驭,实有与人争利之私!”

    “故富强虽著有成书,其弊即在于言利异学,和光同尘!”

    “清净不足以治国,其说实误于无为!”

    站在这里看试卷的,都是大学士、九卿、翰林学士级别的人物,对文字敏感性已经炉火纯青。

    看完这文章之后,众人只觉得满篇清流气息扑面而来,那种愤世嫉俗、痛斥世道风俗的感觉实在太地道了。

    而且仔细揣摩过后,众人又能感受出,这第六十六号文章的字里行间仿佛都在暗搓搓讽刺申首辅。

    再提炼几个关键词,比如“执政智取术驭,与人争利”、“名为让而实不能让”、“和光同尘”、“治国实误于无为”。

    组合起来看,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不是首辅申时行又能是谁.

    这里又没有傻子,申首辅可不就是外表宽厚忍让其实内心多欲,讲究表面和光同尘,治国以清净无为著称么?

    难怪礼部沈尚书单独把第六十六号试卷拿出来推荐,实在太明显,不是清流势力自己人写不出这种文章。

    “时事多弊,此乃震耳发聩之作也!”沈鲤大声的说。

    此刻申首辅的脸色有点难看,但又不好直接说什么,否则就是不打自招、自行对号入座了。

    但申首辅一个党羽,左都御史吴时来站了出来,举着另一份试卷说:“我以为,第八十八号试卷更佳。”

    众人又传看了一遍第八十八号试卷,只见得上面核心几句是:

    “过严于义利之辨,而凡有行也,惟其义焉,然犹务为表暴而形迹之必存,惟恐一毫之涉于利也;

    深求于是非之故,而凡有为也,惟其是焉,然犹务为崇饰而嫌疑之必避,惟恐纤悉之涉于非也。”

    “义利之辨,亦未尝不明,但其所见者,自以为义,而谓天下皆利也;

    是非之故,亦未尝不知,但其所执者,自以为是,而谓天下皆非也。”

    这第八十八号试卷的思想相对就比较“实用”,差不多就是“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别搞道德绑架的意味。

    众人透过文字层面仔细揣摩过后,又感觉这第八十八号试卷有反清流的倾向。

    毕竟清流势力的特点就是“持论过高”,以极高的道德标准要求人,并崇尚于政治说教,执着于是非分明。

    而八十八号试卷却讲究一个务实——不要过于僵化,不要死板纠缠大道理层面的是非,人最怕的就是极端“自以为是”,导致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难怪吴总宪会举荐这份试卷,明显是与沈尚书针锋相对打擂台。

    吴时来亦铿锵有力的对沈尚书说:“六十六号不过是哗众取宠的空谈之作,而八十八号才是经世济用之良言!”

    这可就有意思了,六十六号试卷黑了首辅,八十八号试卷反了清流。

    谁说八股文是僵化死板、不能表达自我思想的文体?

    要知道,前三份试卷是要直接呈给皇帝看的,谁都不想让对家文章被放到皇帝面前。

    所以双方其他人纷纷下场,唇枪舌剑的激辩起来,冷寂了两天的文渊阁终于热闹起来了。

    足足吵了半个时辰后,忽有太监抵达文渊阁,询问道:“皇上已经御临文华殿,为何还不见试卷呈上?”

    首辅作为总读卷官,还是有拍板特权的,趁机一锤定音道:“人臣岂敢让君父久等?就选第八十八号试卷!”

    申时行虽然为人表面宽厚和蔼,但在能出手的时候,绝对不拖泥带水。

    而且他总觉得,第八十八号试卷里那种“反道德绑架实用主义”的味道,很有林泰来的风格。

    毕竟林泰来在首辅面前时,没少对朝政高谈阔论,申首辅对林泰来的一些思想也有所了解。

    所以把第八十八号试卷扔到皇帝面前,也可以作为对皇帝的一种试探。

    大臣们已经好几個月没见到皇帝了,今天可算能一窥天颜。

    十几名读卷官趋步上文华殿,又一起山呼万岁,心内百感交集。

    好几个月不山呼万岁,居然有点生疏了。

    按照惯例程序,礼部尚书作为今年大比的总提调官兼知贡举,负责向皇帝进行考试工作总体汇报。

    沈尚书莫得感情的念道:“陛下以大圣之资,居君师之位,抚盈成之运,当中兴之时,有深仁厚泽之培植,如甘霖化育万物,得人才生长之盛。

    今科天下士就试者五千人有奇,三场拔其由尤者具额以俟宸断,得三百四十八人张之甲榜.”

    也不知道哪位前朝老前辈写的套话,还挺好用的,现在也不落伍。

    已经看两天卷的众大臣也昏昏欲睡的听着,就当是蓄养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