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善长的担忧(1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马皇后的话,让朱元璋沉默了。

    不得不说,马皇后此言,相当的有道理。

    农民种地本身是辛苦之事,收获粮食,缴纳赋税。

    有徭役还要服徭役。

    丁银法乍一听,好像是免去了粮食运送的损耗。

    但这是于国而言, 对于那些缴纳粮食的百姓,却不一样了。

    交钱反倒比交粮多了一道卖粮的步骤。

    若是只能交银子,那这粮商怕是要高兴许多了。

    马皇后在这一点上,那是看的相当的清楚。

    只可惜苏璟不在,不然定要赞叹一声巾帼不让须眉。

    这丁银制度,只是单拿出来,可惜被钻的空子,并不会比之前交粮少多少。

    这是历史已经明证过的。

    张居正变法改革,一条鞭法的内容里, 便有丁银法。

    刚开始时还有些用,到了后期,这些丁银基本都被各级官员贪墨了。

    甚至因为丁银收银两,贪墨起来比粮食方便太多,导致贪墨更甚。

    原本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的办法,却只能是助长了贪墨之风。

    “妹子,你说的不错,是我草率了。”

    朱元璋点点头, 立刻就认下了过错。

    随即朱元璋道:“看来苏璟也不是事事都厉害么, 还是妹子你聪明。”

    对自己老婆, 老朱该夸就夸。

    马皇后摇头道:“我都能看出来的事情,苏先生肯定也能看出来, 大概只是没教到更深的地方吧。”

    马皇后还是谦虚的,最重要她认为苏璟不可能这点小事都不知道。

    以苏璟对于民生的了解,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元璋这下倒没有反驳, 或许他在心里也认同马皇后的看法。

    这一切, 还是因为朱标没有将摊丁入亩这个核心说出来。

    丁银法不过是苏璟用来解释摊丁入亩而引入的一个概念而已。

    并不是真正的核心。

    当然, 这些对于朱元璋和马皇后来说, 都是以后才能知道的事了。

    “继续看吧,标儿的信,还很长呢。”

    朱元璋说道。

    马皇后点点头,两人继续往后看着。

    很快,便到了要想富先修路的论述了。

    交通的重要性,瞬间就被展现了出来。

    看着朱元璋连连点头。

    但让朱元璋面色大变的,还得是以工代赈。

    在百姓受灾之时,不直接发放粮食救济,而是组织他们修筑公共设施工程,以粮食作为酬劳。

    一方面救济了灾民,一方面修筑了公共设施,为来年的恢复生产打下基础。

    同时也能减轻救灾维护秩序的压力,有利于灾后秩序的建立。

    一举多得!

    “以工代赈!我怎么没早点看这封信!”

    朱元璋一拍大腿,那是相当的激动。

    马皇后也明白过来,当即道:“重八,你先去吧,我这里没关系的。”

    这以工代赈的办法,正好可以用在浙江水患一事上。

    只能说, 还真是赶巧了。

    “嗯, 妹子,我先去了。”

    朱元璋点点头,没有半点迟疑,当即离开了坤宁宫。

    马皇后看着老朱离开的背影,又看了看朱标的回信。

    “苏先生啊,您真是帮了大忙了!”

    马皇后感慨道。

    这以工代赈的好处,真是怎么看怎么好。

    最重要的是,当前就能用上。

    奉先殿。

    朱元璋直接把李善长给叫来了,之前的事情已经吩咐下去,再让大臣们上一次朝不值当。

    老朱并不喜欢形式主义,能干实事才是真的。

    “陛下,唤臣何事?”

    李善长也有些不解,自己这正在处理浙江水患的事情,万分紧急。

    这事也是朱元璋亲自下达的命令。

    又能是什么事让朱元璋把他这么快召来呢。

    朱元璋看向李善长道:“善长,这救灾一事,我又有点新的想法。”

    “你之前提的,大致还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要做一点稍稍的改变。”

    “直接的救济方式需要改变.”

    老朱立马就把苏璟教导朱标的以工代赈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李善长那是聪明人,只是简单的听了一遍,当即就明白了过来。

    “陛下大才,臣明白了,臣这就去办。”

    李善长朝着朱元璋躬身,简直不要太激动。

    作为大部分内政的实际执行者,李善长是能看出这以工代赈的好处的。

    完全不需要讲解,只要一想就全明白了。

    “快去吧,此事从速。”

    朱元璋也没解释什么,先执行才是最正确的。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