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五章 八股取仕,天下大害!(1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那么苏师,为何这对于君王来说,是好的呢?”

    朱标再度发问。

    既然对于读书人来说,科举只是对于自己有利之事,考过之后便可舍弃。

    那科举能被一代代推行到现在,必然与君王有利的。

    只是这利,又在何处?

    苏璟淡淡道:“这就简单了,科举为国家选拔了优秀的人才,君王治理国家不是更加的轻松了吗?”

    “同时,科举也让普通百姓有了阶级跃迁的通道,对于朝廷的忠诚度会提升。”

    “更重要的是,那些世家门阀的影响力会大大的削减,因为他们再也无法通过举荐的手段收拢民间的人才了,等于打掉了中间商人。”

    “虽然君王本人是继承制的,但没有一个君王会希望自己的手底下官员也是子承父业的,君王想要的是优秀的有能力的臣子。”

    “说到底,还是为了皇权的稳固。”

    苏璟侃侃而谈,这些都是前世历史书上讲烂的东西。

    但对于朱标来说,却是十分的新颖,或者说透彻。

    科举对于皇帝的好处,在苏璟的三言两语之中被描述的相当清楚。

    能够稳固皇权的东西,自然会被大力的推行了。

    这科举从诞生开始,便一直延续的理由,已然清晰的摆在了朱标的面前。

    “那这与科学又有何关系,为什么阻碍了科学的传播与发展?”

    朱标有些疑惑道。

    科举的利弊他是听明白了,但是和科学的关联,他还是不太懂。

    怎么就不利于科学的传播和发展了。

    苏璟看着朱标,想了想,犹豫片刻,还是说道:“这个么,就不得不提起咱们的当今天子了。”

    当今天子?

    自己的父亲?

    怎么又扯到了自己的父亲了?

    朱标整个人的脸色变化有点怪,但他还是克制了,问道:“苏师此言何意?”

    苏璟也没当回事,刚才他说之前就考虑了一下,要不要和朱标说的这么直接。

    怎么说,谈论的那是老朱。

    但想了想,既然是教导自己的学生,还是教的清楚些为好。

    “牛懿,你应该知道,大明就快重开科举了吧。”

    苏璟朝着朱标问道。

    以朱标那深不可测的家世,这宫中的事情,应该是知道一些的。

    苏璟是这么想的,所以便有了这样的问法。

    但这落在朱标的耳中,就有些震撼了。

    因为朱元璋的确有重开科举的想法,但目前呢,还未公布,只是在一些朝臣之间有谈论。

    毕竟,重开科举,需要的准备工作还是不少的。

    但现在,苏璟身在溧水县,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苏师,科举确实很快要重开了,但苏师又是从何得知的呢?”

    朱标好奇的问道。

    他一般不藏在心里,有疑惑就问。

    “这个么。”

    苏璟笑道:“很简单啊,结合一些现象和国家的法令,不就可以知道了。”

    嗯?

    国家法令?

    朱标愣了一下,随即问道:“还请苏师详言。”

    这事,实在是让朱标摸不着头脑。

    苏璟淡淡道:“几个月前,当今天子发布诏令,在天下府、州、县立学,各地学子数量明显增加,这还不明显吗?”

    府州县立学,还是天子诏令,这不是要重开科举是什么?

    苏璟又补充道:“你还记得我造纸厂是什么时候搞起来的吗?”

    造纸厂!

    这么一说,朱标一下就明白了过来。

    原来苏璟的一切,早有计划。

    府州县立学,学子增多,那对于纸张的需求就会增多。

    造纸厂的生意,那自然不会差了。

    这商业活动,也是跟随着国家政令在变化的。

    此时,朱标看向苏璟的眼神,那是无比的崇敬:

    “苏师智慧,学生领教。”

    苏璟摆摆手道:“这都是基本操作,我之前教你商业本领的时候,不就和伱说过么,要明白社会需求,才能赚到钱。”

    “社会的需求是什么?国家政令的影响很大,平时多注意观察思考,其实很简单。”

    这倒不是苏璟在吹牛,前世投资的时候,苏璟可是吃过亏的。

    “学生受教。”

    朱标点点头,只觉得苏璟厉害无比。

    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恐怕都能做出一番成就。

    “不说这些了,还是说科举。”

    苏璟继续道:“既然要重开科举,那肯定要制定流程方法。”

    “虽然还未真正颁布,但以我来看,大致是会沿用元末的八股取仕制度吧。”

    八股文!

    这个真是在科举制度中,一个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