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一章 罗马人的智慧(1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苏师,中秋节您不过吗?”

    朱标听到苏璟放他和弟弟朱橚回家过中秋的消息,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能回家了,而是苏璟这中秋节该怎么过。

    苏璟什么家人都没有,孑然一身。

    显然,这个中秋节,对于他来说,与其他人不一样。

    “我随便过过就行了,你们两个也挺长时间没回家了,中秋节还是要和家人团圆的。”

    苏璟淡淡笑道。

    朱标沉默,想要说什么,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中秋节,哪怕不是皇家子弟,和家人团圆那也是惯例。

    “行了,不用这样,这天下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是孤家寡人,我也不是第一次过中秋了,没事的。”

    苏璟看出了朱标的沉默,笑着说道。

    仿佛对于这个中秋,并没有太大的感受。

    “嗯,苏师。”

    朱标只能默默点头,他并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才是正确的。

    一旁的朱橚开口道:“那为什么不能让苏师去咱们家一起过中秋呢?”

    朱橚可没和苏璟学过那些王朝覆灭论的知识,他学的多是些科学理论。

    在他眼里,苏璟去皇宫过中秋,并不是什么大事。

    朱标听到这话,明显一愣。

    这倒是他之前从未想过的事情,但不是因为他想不到,而是因为他不敢想。

    “不用了,我就在这挺好的。”

    苏璟却是直接拒绝道,他和朱标之间的关系,很纯粹。

    破坏了反倒不是不好。

    说完,朱标便转身回了屋内。

    “大哥,为什么不能让苏师去家里呢?”

    朱橚朝着朱标问道。

    朱标想了想回答道:“五弟,现在太早了,大哥向你保证,将来一定将苏师接到家里过节。”

    他没有责怪朱橚,因为朱橚说的,其实也他想做的。

    丞相府。

    中秋佳节将至,李善长的脸上却没有半分喜色。

    这自从太子朱标的反腐政令推行下去之后,各级部门间的工作流程都发生了变化。

    很多原本是约定俗成的工作流程,不得不发生改变。

    对于大明如此庞大的一个系统来说,工作流程的改变,意味着不适应,不适应就导致了很多工作效率的减缓。

    这其中,户部的叫苦声是最多的。

    因为户部主管钱粮赋税,如今这大明的赋税,都是以粮食作为实物上缴的。

    每年各布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

    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现在的明朝首都是应天府,全国各地官员都要到应天府来报送账册。

    因为上缴的实物税款都是粮食,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损耗,出现账册与实物对不上的现象是大概率事件。

    但按照户部的规定,这样的错误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稍有错误,就要打回去重新申报。

    江浙地区距离应天府不算太远,即便真的发生错误,发回重新申报也不算很难。

    但若是云贵、两广、晋陕、四川的官员,那就倒霉了。

    路途遥远,粮食的损耗更为严重,更容易出现错误,而出现错误之后,重新发回的时间也更长。

    所以呢,在元朝的时候,就有一个习惯做法。

    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带着粮食到了应天府清点之后,再填上数目。

    如此一来的话,每次的账册便能准确无误,省去了被发回重审的风险。

    元朝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而大明初定,这个习惯做法也就延续了下来。

    大明律法里,也没有明文禁止这件事。

    大小官员,对于这样提升行政效率的事情,也是相当的推崇。

    然而,这一切,因为苏璟,或者说因为朱标推行的反腐政令不得不被拿上了台面。

    按照朱标的反腐政令,这般提前盖印的流程,是不被允许的。

    这不被允许了,下面交税的官员们,可不就苦不堪言了么。

    往年只需要带个空白册子就能直接搞定的事情,现在因为这反腐政令,而不得不老老实实的来回跑。

    这事,搁谁谁也是怨声载道。

    作为百官之首的李善长,自然是接收到这些抱怨最多的人。

    “这苏璟,还真是能给我难题啊!”

    李善长有些感叹。

    因为这反腐政令的推行,他在朱元璋的面前大秀了一下,本是件好事。

    但现在,这情况,百官对于这政令的抵触,已经很大了。

    大到李善长这个丞相,也不得不考虑,自己该如何处理了。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